-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2年 4月 第2期 史 学 集 刊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Apr.,2002 No.2 《性自命出》与法家的 “人情论’* 韩 东育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儒家也 。言情”,这是简文 《性自命出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之一。然而,篇中与 。情”几乎同义的 。性”,在迥异于孟、苟 “性”论的同时,反而凸显了法家 。人情论”的有关特 征。当得知 《性自命出)的 “人情论”与法家该论问在前提、内容、。心学”反对、。道”论和学 术流脉上均有着空前的相似性和渊源关系时,当解明其与道家问也缠绕着丝缕亲缘时,‘性自命 出)便不应被视为儒家一家之言,而应当看成是 诸子将分而未分前的杂家舆论。这也是为什么在 简文中儒家与道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而儒法之间和道法之间,似也可求同存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性自命出》I法家1人情论 中围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2)02—0009一O6 郭店竹简 性自命出》,是今日学界所公认的“言情”篇。它之所以让人如此关注,是因 为大家以为,该篇文字的出土,将从根本上扭转世人所谓儒家不重 “情”、甚至 “非情”的传 统看法。从满篇可见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德目看,它似乎应该被划归儒类,所以有人主张, ‘性自命出》的卓越之处,就在于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性、情,正视了人的原初本质、本性,从 主体性的高度,为儒家哲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人性基础,从而调节、补充和完善 了以往孔子对性、情敬而远之的“人学”思想[】]。由于孟子一直被视为孔门的“法定”继承人, 所以有舆论认为,这些郭店出土的儒家简都应与 “思孟”有或多或少的关连,有学者甚至推 论说,苟子的“思孟”连称是有道理的,后世学界所谓“思孟学派”的说法,也是有根据的[2]。 但是,简文中未见孟子 “性善”说的言论,且 “仁内义外”说与告子同、与孟子反的现象,又 让人觉得 “断定竹简属 ‘思孟学派’,似嫌匆忙,未必准确 ,甚至有人说,竹简 “不属于思 孟学派甚明”[t]。显然,在做深入一层的探索时,人们的121气开始变得游移,这种游移集中表 现为:若认定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重性情,那么这些竹简的价值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它们 收稿日期:2001一D3—2O 作者篱介:韩东育 (1962一),男,吉林通榆人,东京大学博士 (ph.D.),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和中日思想史比较研究。 *‘性自命出》原文,见 ‘郭店楚墓竹简)第59—66页 (文物出版社1998年)。该篇在最近的出版物中,有名目‘性 情论)的重篇.重篇除了在用字、分章和文句繁简这三点上与 ‘性自命出)有所不同外,内容上无大出入.参见马承源主 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9 意味着对孔子思想的丰富和重要发展;若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不是重性情,则这批竹简的价 值就会大打折扣。重要的是,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之际,孔子并没有去谈情、性;而作为 孔子继承者的孟苟花那么大的气力去论证人性善恶究竟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又一直让人怀 疑C引。 严格说来,《性自命出》中并没有孔子、孟子和苟子的言论,而且事实上 《论语》、《孟 子》中亦绝无对 “情”的讨论。《苟子》虽言及 “人情”,但从 《性恶》篇疾呼 “人情甚不 美”等情形看,在孔、孟、苟三者的范畴体系当中,“人情”本身是没有地位的。而且,就历 代儒家或以礼抑情,或以性禁情,甚至以理灭情等不争的事实看,《性自命出》的“人情”论, 作为孔、孟、苟思想之鲜明反例,的确也无法被视为经典儒家的舆论。但是,是不是因此就 可以说该篇中最突出的 “尚情”思想只是 “在庄子学派中得到发扬”了呢 (陈鼓应文,见前 揭)?情况似乎也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问题的关键,恐怕还是出在对 “情”和 “人情”的 解释上。由于解释的不同,特别是由于解释上的歧义迭出,《性自命出》的 “人情”真面目, 才变得愈加朦胧,愈加难知。由于解释本身直接关乎 “人情论”的学派归属,因此,有必要 在这里重新提出讨论,以就正方家学者。 竹简出土后,对简文 “情”字的解释,可称林林总总。大体说来,可理出如下两类。一 种观点以为,“情”,指的是 “感情”,认为一个治民者,如果与人民有感情上的沟通,虽有过 失,人民也不会嫌恶他。他若对人民有情,即使他没有做事,人民也相信他[6]。另一种观点以 为,原始儒家所言之 “情”是 “实”,与 “感情”无关。《性自命出》中的 “情 ,其实是指道 家、特别是庄子的 “美感情怀”,也是尼采的 “酒神精神”和 “日神精神”(陈鼓应文,见前 揭)。就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语境而言,上述讲法不能说没有道理。比方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二元性到二重性:吉登斯对社会学方法规则的超越.pdf
- 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Harrell)教授商榷.pdf
- 从《诗论》与《诗序》的关系看《诗论》的性质与功能.pdf
- 从《经济日报》到《经济观察报》——对中国财经类报纸产生及发展问题的社会学探讨.pdf
- 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史”——宋明经史关系说的演化及意义之探讨.pdf
- 从“求富强”到“尊人道”--论严复社会学思想的嬗变.pdf
- 从“桐芳巷”到“新天地”——谈苏州历史街区保护对策.pdf
- 人类城市化的“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论——城市社会进化的人类学与社会学新视角.pdf
- 人类婚俗的社会学分析.pdf
- 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