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 内窖提要:由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不同,司马迁与班固的民族思想是有区别的。本文比较了两人民 族思想的异同,并简要评述了其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 :司马迁 班固 民族思想 比较 中圈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743(2003)04—0008一O9 司马迁、班固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在其各自的代表作《史记》、《汉书》中,都涉及到一些 民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民族思想。司马迁、班固的民族思想属于古代的民族思想, 不像现代人对民族思想的认识那样有特定的概念、内涵以及全面系统的认识,只涉及了现代人认为 的民族思想的某些方面或某些部分。他们写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为最高统治者治国提供借鉴, 因而他们的民族思想也代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民族思想,但由于所处的时代及个人的遭遇不同,二 者的民族思想又有所不同,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一 、司马迁与班 固 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 ,生于公元前 145年,后随父迁居右扶风的 茂陵(陵邑)、长安,卒年不详。他的史学巨著《太史公书》,又称《史记》。司马迁年轻时,曾四处游 历,以增长见识。他20岁时即游历江南、山东,后又作为使者或充当皇帝随行,经 7次长途游历,足 迹遍于当时汉王朝三分之二的内郡领域,这些经历对他民族思想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第 三次就是出使西南夷,这次西南之行,对司马迁撰写《史记·西南夷列传》有直接的帮助。另外,战国 中期司马氏家族的司马错,征服蜀地后,将当地情报带回内地,对司马迁的写作也是有影响的。① 班固,字盂坚,东汉扶风(今陕西扶风县)人,生于建武八年(32),卒于永元四年(92)。汉和帝永 元初年(89),班固在窦宪幕中为中护军,随军击北匈奴,汉军大胜。班固死时,《汉书》剩八表和《天 文志》未最后完成,他的《汉书》亦称《前汉书》。班固一生关心时事,做有多篇讽喻时弊的赋,还有一 些颂扬汉世功业的碑铭,不过,最能体现他民族思想的是《汉书》。 ① (日)藤田胜久:《司马迁的取材与秦国人物》,收入《秦俑秦文化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陕西人民出版 社 ,2000年。 · 8 · 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 班固之父班彪,年轻时曾避乱于陇西,后又迁居河西,作《史记后传》。①班彪的《史记后传》是 班固《汉书》的引子和基础,班固的民族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班彪的影响。另外,秦始皇末年,其先 祖班壹避居楼烦,直到汉惠帝、高后时,在当地财雄势大。西汉后期,班固的伯祖父班伯为奉车都尉 时,“家本北边,志节慷慨,数求使匈奴。河平中,单于来朝,上使伯持节迎于塞下。”②班固的祖先 及本人曾长期居于边地,与少数民族直接交往的经历,对他民族思想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 班固与司马迁的经历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他们年轻时都到过少数民族地区,司马迁是 为增长见识去游历 ,是有 目的的,在古代 ,亲 自游历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好办法 ;而班固是随父迁居, 其祖先及本人较长时间居住于边境地区,对班固的民族思想影响是较大的。他们都遭遇过牢狱之 灾,不同的是,司马迁是正写《史记》的时候受到腐刑,他是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完成《史记》;而班固 年轻的被捕入狱,反而让他因祸得福,得以正式开始《汉书》的写作,班固晚年再进监牢,甚至病死狱 中时,他的《汉书》已经基本完成了。因此,可以说,司马迁写《史记》更多地表达了“考信于六义”的 个人理想,③班固写《汉书》则从他的封建正统史观出发,④更多地替当时最高统治者着想,更多地 代表着整个统治阶级的思想,他们的民族思想也体现出这方面的特点。 二 、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的同与异 1.儒家关于民族的认识是二者民族思想形成的共同理论基础 先秦时期,虽然民族的区分尚不严格,民族思想也不成熟,但随着华夏族的初步形成,华夏族的 思想家们都提出了自己对民族的看法。其中,又以儒家对民族的认识为典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 家,尤其是儒家思想关于民族的认识是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至西汉武帝时,“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家关于民族的认识也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经 西汉近二百年的推崇,到班固所处的时代,已经深入人心。 早在夏商时期,大一统思想的萌芽就出现了。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当时的人们心中遂有了“天下”一统思想。又因为是有层次的一统,以后便有“服事制”的产生,将一 统内的层次、地位、关系等描述得更加清楚。“服事制”既是华夏儒家的政治思想,也是他们处理民 族关系的理想模式。 把儒家一统思想发挥得最好的当属公羊,在他的《公羊春秋》里首次出现“大一统”一词:“何言 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至此,大一统思想经过萌芽之后的长期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