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第6期 (总第 96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0CIAL 9CIENCES NO.6,2003 (Cumulatively,NO,96) 宋代社会保障机构简论 郭文佳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 两宋时期封建政府重视社会保障事业,建立了济助贫病孤老的机构、助葬机构和救助幼儿机构等官方机构,这些 社会保障机构对缓和宋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t词】 宋代 社会保障 机构 影响 [中圈分类号】 K244;K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Oo3)06—0159—03 两宋时期,封建政府重视社会保障事业,不论是官方或民 间士大夫,都热衷于社会救济事业。为稳定社会秩序,采取了 一 系列措施,设置了救助贫病孤老、幼儿和助葬等专门机构, 帮助那些穷困潦倒无法生存的贫穷百姓,这些机构对缓和社 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济助贫病孤老的机构 宋代济助贫病的机构主要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和养 济院等。 (一)福田院。“福田”是佛教用语,佛教徒相信“轮回报 应”,认为积德行善会使自己得到好的报应,而行善的具体体 现之一就是救济穷人,这种施贫救苦当然会使“行者得福”,就 如种田会有收获一样。因此,凡有施贫救苦等善举者皆称“福 田”。这一佛教用语首先被用于唐代慈善救助机构上。福田 院就是唐代寺院创办的慈善组织,以收养孤独之人,当时又称 病坊、养病院、悲田院等。北宋初年,继续沿用唐代旧例,在京 城开封设置东、西福田院,主要赈济那些流落街头的年老之 人,以及身有重疾、孤苦伶仃或贫穷潦倒的乞丐。不过,当时 福田院规模很小。“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时,又增设 南、北福田院,每院统一建制,各盏房屋 50间,收容 300人。 这样。东、西、南、北四处福田院共有房 20间,可收容 1200人, 规模较以前大有增加。福田院所需经费由官府拨给,先是“岁 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 ,增为八百万”。 正如史书所载:“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 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 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泅 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1】人院者分两种,一是长期被收养 者,属于“老疾孤穷”之人;另一种是临时被收养者。福田院的 设置,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 (二)居养院。居养院设立于徽宗崇宁年问,.主要收养无 亲属供养的孤寡老人。北宋时期,居养院追布全国各地。崇 宁五年(1106年),徽宗诏“城寨镇市户及千以上有知监者,俱 仿州县例置居养院”,这时北宋居养院发展达到高峰。居养院 的管理人员有僧人、官卒、童行、军典、手分、童行等。他们负 责居养院日常的管理和洒扫等杂务,工作一定时问后,僧人给 予师号、紫衣,童行给予度牒等。居养院的财务收支由州县政 府掌管,每州派厢典一名,负责居养院和安济坊文书..∈簿的抄 写上报。僧人、童行、军典、手分的生活费及笔墨纸张等用度, 全从常平钱内支出。南宋立国之后,面对州县残破、人民流离 失所的局面,为巩固政权,收揽人心继续实行居养政策。如高 宗建炎元年(1127年),以“京师物价未平,致鳏寡孤独不能自 存之人艰食,除开封府依法居养外,令留守司检查如法居养, 如钱物不足。具合用数申留守司支降。 2 J此后,由于金兵南 下,南宋居养业受到影响,居养院数量减少,其功能逐渐被后 来兴起的养济院所取代。 (三)安济坊。安济坊是北宋收容病患并予以救治的机 构,其收养对象为患病的贫民。安济坊设于崇宁元年(1102 年),“徽宗崇宁元年八月二十日。诏置安济坊。”其前身为吴居 厚奏乞诸路创置的将理院,“先是权知开封府吴居厚奏乞诸路 [收稿日期]2003—03—03 【作者简介】郭文佳(1965一),男,河南新安人,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商丘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l59 郭文佳/ 宋代社会保障机构简论 置将理院,??所建将理院,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 渐染。??于是有旨仍依赐名。”‘3 J诸路设立安济坊后,京师 于崇宁四年(1105年)也设置了安济坊。崇宁四年十月六日, 诏日:“京师根本之地。王化所在,鳏寡孤独与贫而无告者每患 居养之法施于四海而未及京师,殆失 自近及远之意。今京师 虽有福田院,所养之数未广,隆寒盛暑,穷而无告及疾病者或 失其所,朕甚悯焉。可令开封府依外州法居养鳏寡孤独,及置 安济坊以称朕意。”‘4 J宋代要求凡户数上千的城寨镇市,都要 设置安济坊,凡境内病卧无依之人,都可送入安济坊医治。 安济坊与居养院同时建立,在经费来源与生活水准与居 养院相同,只是又增加了医药费一项。政府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