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物理基础第4章 能带理论
第4章 能带理论 4.1 晶体中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4.1.1 真空自由电子 真空自由电子的运动特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以一维情况为例,恒定势场中自由电子所服从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式中,m0为电子静止质量, 为普朗克常数,k为电子波数,E为电子能量,V为恒定势场(可将其设为参考电势,即令V=0,它只影响电子的能量,而不影响电子运动的特点)。这时方程(4.1)的解,即真空自由电子的波函数是一个简单的平面波:考虑时间相关性时,则需要求解非定态薛定谔方程,这时电子的波函数为其中,A为振幅,ν为电子波的角频率。 根据波粒二象性,真空自由电子的动量和能量分别具有下面的表达式:式中,υx为电子沿x方向的平均运动速度。 由(4.5)式可知,真空电子的能量与电子波数之间具有如图4.1所示的抛物线关系,电子能量E和电子波数k均可以连续取值,电子在真空中各点出现的概率均相等(电子出现概率I∝ )。 图4.1 真空自由电子的E~k关系 4.1.2 氢原子中的单电子 氢原子中单电子的运动在量子力学中已经得到了成功地解释,这里我们只需要引用其结论即可,这时,电子的能量表达式为式中,m0为电子静止质量,e为电子电荷,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为普朗克常数,n称为主量子数。可见,氢原子中单电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处于一系列分立的能量状态(能级),氢原子中单电子的能级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氢原子中单电子的能级图 4.1.3 孤立原子中的多电子 对于具有多个电子的孤立原子而言,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也已经告诉我们,孤立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只能处于一系列分立的能级上,多个电子围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形成壳层结构,如图4.3(a)所示。只是在描述电子运动时要比氢原子中的单电子复杂得多,除了主量子数n以外,还要用到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l以及自旋量子数ms等参数。由于原子核的束缚作用,电子相当于被限制在一个很深的势阱中运动,如图4.3(b)所示,电子必须获得足够的能量才有可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 图4.3 孤立原子中多电子的壳层结构及势阱模型 4.1.4 晶体中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我们以一维Na晶体的形成过程为例,来看看当孤立原子相互靠近形成晶体时,其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Na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s1,当原子间距r远远大于晶格常数a时,可视为孤立原子,所有电子被局限在各自原子核周围作壳层运动,互不干扰,相当于原子间势垒很高很厚,原子间不发生电子交换,如图4.4(a)所示。理论计算表明,当r=30A(大约几个晶格常数)时,大约需要经过1020年,相邻原子间才会出现一次电子交换,即在B原子中发现A原子的电子。 图4.4 一维Na晶体中的电子状态 当r→a时(如图4.4(b)所示),原子间相互作用增强,使得原子间势垒变低变窄,电子云开始发生交叠,这时,3s能级上电子(价电子)的能量大于势垒高度,成为可以在原子间“自由运动”的共有电子,晶体中电子的这种运动称为共有化运动。另外,内层电子(如2p能级上的电子,也有可能通过隧道效应而产生部分的共有化。 可见,晶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既不同于孤立原子中的电子,也不同于真空自由电子。当孤立原子相互靠近形成晶体时,由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增强,电子云将发生一定程度的交叠,使原子间势垒变低变窄,从而使得外层电子实现共有化运动,而内层电子也会通过隧穿效应实现部分共有化。当然,晶体中电子的这种共有化运动的自由程度也是有限制的,首先,电子只能被限制在晶体内运动,要想摆脱晶体的束缚,电子还需要获得足够的能量(称为逸出功);其次,即使在晶体内部,电子的运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晶格格点位置,周期性排列着带正电的原子实,也是共有化电子所不能到达的位置。 在上面的讨论中,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能级上最多只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因此,当大量原子组成晶体时,共有化运动不可能使一个能级上拥有很多电子,而只能是能级分裂,形成能带,即在一个相对较窄的能量范围内,具有很多个相同的能级,相邻能级间的能量差很小,可以认为是连续分布的。这种能级分裂形成能带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相同能级间排斥作用的结果。于是,晶体中由于外层电子能量高,相互作用强,因而能级分裂严重,展开形成的能带较宽,而内层电子能量低,相互作用弱,能级分裂后形成的能带较窄,能级分裂形成能带的过程如图4.5所示。 图4.5 能级分裂与能带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晶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建立以下的基本认识:晶体中大量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理由低到高填充能级,形成一系列由允带(由能级分裂形成的允许电子存在的能量状态)和禁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导学教案.doc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英语单词默写表格(整理打印).pdf VIP
-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doc VIP
- 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简介.doc VIP
- 女性生育力保存PPT课件.pptx VIP
- 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模式构建与实施挑战研究.docx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包含内容).docx VIP
- 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智慧乡村、智慧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可追溯平台建设方案.pdf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案例构建与实践(包含申报书内容、合作方案、合作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