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 5月 第 5卷 第 3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May2003 V01.5 No.3 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李长伟 ,杨昌勇2 (1.南京师范大学 教科院,江苏 南京 210097;2.曲阜师范大学 教科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摘 要:20世纪 的中 国教育社会 学分为 三个 阶段:孕育创建 期(20世纪初一1949年),停 滞沉沦期 (1949--1979年)和重楚发展期(1979-2000年)。从制度化的视角回顾三个阶段的教育社会学发展,对21世 纪的教育社会学发展将会有所助益。 关■词: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回顾 中圈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o9.413x(2003 J03-oo42一o6 2O世纪初,应和着民族救亡、启蒙和复兴的 召唤,教育社会学经由民族主义者的渠道从西方 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应当说中国教育社会学的 发展历程是曲折坎坷的。它在风雨飘摇中起步, 后来又有长达 30年的停滞沉沦,可喜的是,自20 世纪 80年代初恢复重建至 20世纪末,在“科教兴 国”的推动下,经过教育社会学者 20年的不懈努 力。在学科理智、学科制度以及各具体研究领域等 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今天,当历史终 于跨越百年长河,立于 21世纪起点的我们回首中 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展望中国教育社会学未来时, 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话在耳边响起。缘此,我们 试图在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 20世纪中国教 育社会学进行简要的回顾,以期对 21世纪中国教 育社会学的发展有所助益。 百年来,中国的教育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的 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社会学创建蠕起于救 亡图存、教育救国的 2O世纪初年,停滞沉沦于激 进否定、“教育革命”的 50年代至70年代,重建发 展于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 80年代至 20世纪末。 由此可说,百年间,中国教育社会学在经历了既有 高潮迭起 ,又有峰 回路转 ,更有跌 人低谷 、于沉沦 中重建崛起的独特遭遇。由此纵观百年的教育社 会学研究 ,大致可分为 3个阶段:20世纪初一 1949年是孕育创建期,1949-1979年是停滞沉沦 期,1979-2000年是重建发展期。 一 、孕育创建期(20世纪初m1949年) 面对 19世纪中后期尤其是甲午战争后深刻 的社会危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维新 志士认识到,学习西方,真正实现“富国强民”,不仅 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相应的自然科学,还要研习西 收囊日期:2003-04-01 作 ■介:李长伟(1977一),男,山东淄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200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研究; 杨昌勇(1958一),男,重庆合川人,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教育学博士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 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李长伟,杨 昌勇 2O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43 方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科学。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学 进而教育社会学被引入中国。教育社会学运用社会 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 以使国人了解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而改造旧的教育 制度和教育结构,推动社会的现代转型。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孕育创建期又可分为两个 阶段,孕育与创建。我们所说的“孕育”,在时间上 指 20世纪的前 2O年 ,一批早期学人 ,尤其是维新 派的几个代表人物,开始用近代社会学的理论和 方法来研究作为社会系统的教育。这为学科化教 育社会学的创建作了必要的前提准备,或者说,他 们研究教育社会学所特有的“思想”视角本身就构 成了近 代 中 国教 育社 会 学 发 展 的另 一 面。“创 建”,一是指中国教育社会学在发生学的意义上由 其“舶来品”性质所决定的从无到有的创生;二是 指其问的中国教育社会学之发展,并不是建立在 一 味依附复演西方、仅是完成“从西到中”的地域 转移,而是外来移植和内在生发双向互动的过程, 质言之,我们的“创建”有着 自己的文化品格。 具言之,面对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这个时期 主要以学习吸收为主,并尝试着进行“创造性转 换”,以便为改革教育、改善民生、求得民族独立服 务。具体表现为: 第一,移译西方有影响力的教育社会学著作, 为学科的“创建”和教育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 必要的基本的养料和食粮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先驱梁启超曾言:“今日之 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惟此捷 径 ,中国教育社会 学才能在 “空 白”基础 上尽快地 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传承 以及基本学理和理论 前沿 ,缩短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