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pdfVIP

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4· 史 学 月 刊 2000年 第 2期 【乡村史研究】 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 的借贷活动 李金铮 邓 红 (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保定 071002) [关键词]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借贷 [摘 要]合作社是2O世纪2O~30年代华北乡村经济组织的新现象,它的产生是乡村借贷关 系转型和近代化的标志。合作社借贷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经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其活动也 有严重的缺陷。 [中圈分类号]K262;K263;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0)02-0114-10 The Debit and Credit Activities of Rural Cooperatives in North China in the 1920——1930s. I I Jin—zheng DENG Hong (Department of History·Hebei University Baoding.071002,China) Key words:1920~1930s;Rural North China;Cooperative;Debit and Credit. Abstract Cooperatives emerged in North China in the 192O一1930s.As a new type of rural economic organiza— tion.It marked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azition of rural debit and credit relations.It provided loans to pro— 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pushed forward economical development.However,its activities had some shortcomings as wel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合作社的建立和发 展是近代中国乡村经济组织、乡村借贷关系 转型与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中国乡 村借贷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在当时 即为社会各界所瞩目。迄今虽有部分成果问 世②,但对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尚缺乏 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合作社的重要业务 — — 借贷活动鲜有探讨,对合作社借贷的社 会经济效果更未做辩证的评价。有鉴于此,本 文拟以华北乡村为中心,对此做一系统的实 证分析。 一 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华北乃至整个中国乡村合作社的崛起和 发展,是从20年代初华洋义赈会办理河北信 用合作事业开始的。可以说,20年代几乎是 华洋义赈会一枝独秀的独立办社时期。 华洋义赈会,全称“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 会 ”(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原是一个由中外人士组成的 以赈济中国灾荒为宗旨的慈善团体。1920 年,冀、鲁、晋、豫、陕五省大旱,受灾地区达 317县,灾民3 000万人左右⑧。各界人士纷 ① 应当注意的是,包括信用合作社在内的几乎所有 类型的合作社都进行了借贷活动。 ② 主要有:赖建成:《中国合作经济运动在不同政权 管辖内的特质比较:1912—1949》,载《中国区域史 研究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1986年; 姜枫:《抗战前国民党的农村合作运动》;《近代史 研究》1990年第 3期。 ③ 参见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 出版社 l994年,第 136~165页。 起救济,大大小小的义赈团体涌现出来,各国 驻北京公使也组织了国际对华救灾会。11 月,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邀集各地义赈团 体成立了“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作为永 久性救灾机关。该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救 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华洋义赈会认为,发放赈款仅属I临时性 质,救灾更须防灾,只有如此,方可收釜底抽 薪之效。1922年4月,邀请许多专家讨论防 灾和改良农民生计的办法,多数主张从建立 信用合作社人手,认为“农民最缺乏的是钱, 无钱故不能改良农业,提高生活。若能借钱给 他们,使他们用去做生产的事业,例如买耕 牛、凿水井、改良土地等,那末,他们的境遇, 定会一天比一天改善” 。1923年,订立农村 信用合作社章程,成立了专理合作事宜的合 作委办会。同年,河北香河、唐县、涞水、定县 等地相继成立了几处乡村信用合作社。1924 年 2月,合作委办会承认涞水县娄村信用合 作社与定县悟村信用合作社合格并予以贷 款,这就成为华洋义赈会办理合作社放款的 开端。1925年10月,义赈会成立农利股,在 合作委办会指导之下具体负责推进乡村合作 社事业。 经华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