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庞 朴 \ 1 仁 ‘-- 字 臆 断 4 郭店楚简的13000多个汉字中,大约有将近70个 “仁”字。这些“仁”字,不论是出现在道家思想的文献中, 还是出现在儒家思想的文献中,也不论它上下文义怎 样,或出自哪位抄手之手,全都无一例外,皆从心从身, 作悬(图1)。这个字,以前也曾出土过,《古玺文编》有著 录(编号5381、1149等)①,可惜是或者未被认识,或者误 读为“信”⑦,以致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被白白闲置了若 干年。 《说文》上说:“仁,亲也,从人二。古文仁,从千心,或 从尸。”它所说的“从千心”的古文,正是我们现在从郭店 简上看到的从身心的悫字;只因为“身”符有时被简化, 有点像是“千”字(图2),于是从身心便被误会成从“千 心”了。 至于《说文》说的“或从尸”的古文“仁”字,我们在出 土文献中也能看得到。譬如中山王鼎有“亡不率仁,敬顺 天德”句,包山二号楚墓 180号简的“童笋(人名)阴仁 汝”,其“仁”字都是从尸从二的(图3、图4)。 这两种古文“仁”字,我们今天都能看到了,确是一 件幸事;但麻烦也随之接踵而来。因为我们注意到,中山 王謦活动的年代在公元前310年前后,与郭店楚简主人 的年代大体相当,两地同样标榜仁义,何以其仁之字形 竟如此大不一样?尤有甚者,包山二号墓同郭店墓,同处 一 时,同在一地,同一个“仁”字也作两样写法,更令人大 惑不解。过去我对“义”字的变迁,曾有过臆测(见儒家 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结论不无趣味;这 一 次想再谈谈“仁”字,看看它的变迁,有无什么思想文 化上的意义。 先看从尸从二的“仁”字。尸,说者多以为是横陈的 人形;那是就后起的字形而言。在早先,它本是直立的人 形,并不横陈,作 I,隶定为尸,读如“夷”;所以玉篇 蓉 说,古夷字亦作尸。此说有甲文和早期 以人意相存问之言。”所谓“相人偶”,即 萋 金文的多个“征尸方”字样可以印证。所 互相人偶之,亦即互相亲爱的意思。因 ::t垃: 谓“尸方”(亦称夷方、人方),乃夏商周人 此他们认定,仁是一种行为,而不甚注 蒌 对东(今江苏山东 一 带)氏族的泛指, 意仁也是一种心态。到了清代,汉学家 有所谓“九夷”@)之名。古“仁”字从尸实 为了反对宋学的心性说,遂把问题说得 系从夷,而从夷之所以为仁,当是夷风 更死,譬如阮元在《论语论仁论》中说: 垂 尚仁,风名从主的缘故;孔子怨叹道之 不行,曾“欲居九夷”,当因夷人能仁,已 相人偶者,谓人之、偶之也。凡 “先进于礼乐”,绝不是随便说说的。这 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 一 推想,还可用“夸父”和“夸气”为例, 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 从侧面试作一证。大家都知道,有个神 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 话故事叫夸父逐日。“夸”是一个小小的 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必人与人相 巨人族④,“夸父”就是“夸族首领”或“某 偶而仁乃见也。 位可敬的夸人”的意思。“夸”这个字,直 到现在,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口语中,还 就是说,他们认定“二”是“仁”字的核心 常用来表示粗大、憨直、土气之类的气 部件,是仁之所以为仁的关键。而在我 质和外观。这后一层意思和称谓,便是 看来,“仁”字的关键部件在“人”,人就 从前一层意思衍生出来的,是前一名词 是尸,就是尸族族风,就是仁。至于其所 的形容词化,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夷” 从之“二”,很大可能只是一种装饰性的 和“仁”的关系,大概也是如此。尸(夷)是 符号,古文字学上所谓的羡划或饰笔。 东方的氏族,尸(人、仁)是夷族的族风。 这一点,从甲文和早期金文的“尸”字只 这个尸(夷)字,在甲骨学初期曾被 是简单的人形,而没有“二”划可见。后 释为“人”,尸方被说成“人方”。其实这 来出现了“二”划,想系为了装饰和补 倒无可厚非,因为字形确实如此。所以 白,并无“二人”或“相人偶”的大义。如 从尸字衍生出来的“仁”字,古字从尸, 果当年造字者真想要在字形上注以相 今字从人,本来也没有分别,因为所从 人偶之大义的话,他也多半不会用一个 庞 的本是一个偏旁,只是书写有异隶定不 抽象的数字二来充数,而会像创造 朴 \ 同罢了。 “从”、“比”、“北”、“化”诸字那样,用两 仁 “仁”字除去或从尸或从人以外 ,还 个具体的“人”形来表示。譬如说,使两 字 臆 有个共同点是都从二。汉儒曾抓住过这 个人形相向,便足以表示互相人之、偶 断 个“二”字大作文章 。 郑玄注《中庸》“仁 之(与“北”字之二人相背的乖意相反)的 6 者人也”句说:“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意思了。 _ } I 我说“仁”字的“二”划是补白,还有 示的那种行为的驯顺。又如《穷达以时》 善暑 :} 文献上的旁证。《诗‘小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