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画中的面妆解读.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画廊 文艺生活 LITERATURE LIFE 2015-04 唐代仕女画中的面妆解读 朱圆圆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院文章将以唐代仕女画中的面妆为例,解读唐代各个时期不同的女性面妆形式,挖掘并弘扬唐代的仕女面妆文化, 探究唐代仕女面妆文化对后世的启示,并藉此向大众全面展示唐代女性妆饰文化的内容与内涵。 关键词院唐代;仕女画;女性;面妆;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1-0170-01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浩荡造就了丰富多彩的 “美的资 为流行,红色是中国人认为最喜庆、最吉利的颜色,所以装饰花 产”,尤在品读中国历代仕女画时,其面妆的变化万千让我感到 钿常用红色,并且此时出现了妆靥。如前所述:有的形如钱币,被 惊叹不已,以致在掩卷后,心中还充满回荡。唐代是我国封建社 称为“钱点”;有的如杏核,被称为“杏靥”,也有饰以各种花卉的, 会的一座巅峰,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领域均达到了前所未 俗谓“花靥”。眉形仍以八字眉、短阔眉为主,并和乌唇、椎髻一起 有的高度。面妆,作为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习俗,有着悠久的历 构成了“元和时世妆”,也就是胡妆。先在宫廷中流传,后普及到 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间。唇形保留小巧为尚,此时的唇膏加入了紫草(一种可做紫 一、初唐仕女画中的面妆 色染料的植物),使得口脂带有紫红颜色。 初唐的仕女脸型较圆润丰满,非常符合唐朝以肥为美的特 四、晚唐仕女画种的面妆 征,胭脂铺满整个面颊,大面积红妆,凤目,如新疆阿拉斯塔那墓 晚唐的仕女脸型长而圆润,双颊微染,花钿有了更多的变 出土的《胡服美人图》。花钿逐渐形成为一种风行的装饰,较多的 化,在额间、眉周、嘴角处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花钿,妆靥也使用 使用雉形花钿。《弈棋仕女图》中女性贴心形和扇形的复杂剪花 的越来越多,出现在了脸上的各个部位,如榆林窟壁画中晚唐时 装饰的花钿,表现出人物富足闲适,衣饰考究的生活状态。初唐 期的女供养人像。晚唐五代以后,妇女“面靥”妆饰之风愈益繁 时期流行细长的柳叶眉,如贞观年间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宫人 缛,除了施以圆点、花卉之外,还增加了鸟兽图形,有的甚至还将 画“柳叶眉”,配合其圆润的脸型,武后长安二年(702—721)眉梢 这种花纹贴得满脸皆是。晚唐时化妆趋于怪诞,一时有以悲以怪 上扬散开,形成阔眉,后又流行八字倒眉。曲唇形较为丰满,使用 为美,以病态为美之风尚,晚唐敦煌妇女眉妆,继承了浓和阔的 朱沙制作,大红色为主。涂唇脂时往往只用胭脂涂抹上下唇中间 特点,然而眉形较短,阔眉、长眼为此时眉形的式样,并伴随有八 部分,《弈棋仕女图》中女性都将唇画为丰满圆润的花瓣形,最原 字眉,蛾翅眉。最有代表性的是“桂叶眉”以及血晕妆等时尚眉 始的唇部化妆材料称为“唇脂”,以檀口(即浅红色口脂)为主,这 形。唇脂的色彩越来越丰富:丹唇(大红色口脂)、绛唇(深红色, 也成为唐朝妇女最有代表性的唇脂。 即檀色或浅绛色口脂)、嘿唇(以乌膏涂染,黑色)等应有尽有,甚 二、盛唐仕女画中的面妆 至出现了男性使用的口脂,主要是为了保护双唇,防止冬季的皲 盛唐的仕女脸型圆润、双颊丰满,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 裂。 丰衣足食的安逸生活,胭脂仍然保留大面积红妆,涂满整个面 唐代女性妆饰,绚烂多姿,在女性妆饰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 颊。花钿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张萱《捣练图》中女性的花钿式 重彩的一笔。唐以后的五代十国直至明清王朝,都或多或少的受 样。在盛唐以前,妇女“面靥”一般多作成黄豆大小的圆点,眉形 到了唐代妆饰文化的影响。唐代女性的妆饰,在女性妆饰文化史 从阔眉慢慢转变为柳叶眉、蛾翅眉,并出现了多种眉形并存的局 上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它独领风骚,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是 面。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年间,敦煌妇女眉饰流行长、细、淡的眉 中国几千年女性妆饰文化史上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