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历史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 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及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背景 教学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导入新课 :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世界人民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后,在治疗战争创伤的同时祈求世界和平,然而“二战”结束了,战时反法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24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冷战”兴起的背景 1、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资本主义)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53.9%)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4.3%),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 (2)苏联: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社会主义) “二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并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资本主义) 英国在二战中损失兵力120万,军费开支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国家预算的4/5被用于军事需要,战争使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共欠外债350多亿美元。 法国在战争中曾经被德国占领,战后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地位,但实际上法国实力已经严重衰退,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丧失。 阅读课本109页的解析与探究,结合课本106-107页的知识分析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 表明:战后苏联扩展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图。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944) 表明:美国要争夺世界霸权,称霸世界的意图。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表明: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双方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 2、美苏关系的变化 (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 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 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 ①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 ②美国将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③战后苏联努力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进而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并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拓展: 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