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气环境与健康1-2节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大气环境与健康1-2节PPT

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从几十到几十万每立方厘米不等 瀑布、海滨、覆盖植被的高山、喷泉等地区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可以达到上万甚至几十万;而地下商场、火车站候车室、居民住宅区负离子含量较少,有的仅有几十个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物 二、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三、大气污染物的转移和归宿 一、大气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目前人们发现的1000余种对人类有害的污染物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1、物理性污染物:如噪声、电辐射等 辐射 2、化学性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碳氢化合物、臭氧等。化学性污染物种类最多,污染范围最广。 3、生物性污染物: (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和植物花粉) 化学污染 (二)大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 气态(包括气体和蒸气)和颗粒物两种形式 1、气态: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蒸气是固态或液态物质升华挥发形成的如汞蒸气、苯蒸气等 大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 2、颗粒物: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物两种,粒径小于100微米,悬浮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污染包括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大类,自然污染一般由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风暴等自然灾害造成,多为一时性,影响很局限 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人为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烟囱、工业排气管等)和流动污染源(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 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1、生产性污染源 各种工矿企业是主要大气污染源,污染物源于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农药喷洒及秸秆的燃烧 (1)燃料的燃烧 煤:目前仍是我国的主要工业燃料,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机械、轻工和建材等部门。 其次是石油 燃料燃烧释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烃类和重金属氧化物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与燃料所含杂质和含量以及燃烧状态有关 (2)、生产过程的排放 污染物的种类取决于原料种类及其利用方式和加工工艺 (3)排放方式: ① 有组织排放:排放集中并有一定的高度,便于控制 ② 无组织排放:排放高度低,沿地面扩散,对附近地区危害大,难以控制。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排放的烟尘和废气, 燃烧设备效率低,燃烧不完全无烟囱或烟囱高度低 各种燃煤小炉灶是居民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生活性污染源 3、交通性污染源 流动性污染源: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和摩托车,污染范围与流动路线有关。 燃烧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多环芳烃和醛类。 地面尘土飞扬及土壤固体废弃物被风吹起可将铅及农药等化学性污染物及结核菌和粪链球菌等生物性污染物转入大气 水体和土壤中的挥发性物质 车辆轮胎与沥青路面摩擦产生多环芳烃和石棉 4、由其它环境介质转入和二次污染 大气污染物沉降入土壤和水体中后,这些污染物再次进入大气即为二次污染 如汽车尾气排放的铅尘 5、其它 意外事故如工厂爆炸、火灾、化学或核战争,火葬场、垃圾及其它污物焚烧炉等 二、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一)与污染源有关的因素 1、排放量:决定大气污染的最基本因素 排放量的影响因素 燃料燃烧:燃料种类、消耗量、燃烧方式、燃烧是否充分 工矿企业:企业数量、生产性质及规模、工艺流程、净化设备及其效率 烟波着陆点: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后接触地面的点 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高度的10~20倍,颗粒物则更靠近烟囱 2、与污染源的距离 第二章 大气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大气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四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 第五节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构造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2、掌握生活居住环境中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污染物和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本章学习目标 3、熟悉颗粒物、多环芳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主要防治措施 4、了解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归宿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难点: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的转移和归宿,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大气 一、大气圈及其垂直结构 二、大气与人体健康 结构:大气圈非匀质,按照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将大气自下而上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上界为80km左右)、热层(上界约500km)和外大气层(无明显上界) 大气圈的结构 高度(km) 大气的分层 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5℃ N2 O2 Ar CO2 Ne He Kr H2 Xe O3 越往上氧、氦等气体的原子态越多 紫外线的强烈照射,N2和O2产生不同程度的离解 (一)对流层 平均厚度11~12km,赤道处约16km,两极约8km 气温递减,0.65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