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大气环境与健康3-4节PPT
火力发电厂的燃煤污染 (二)对健康的危害 1、刺激作用: 刺激眼结膜和咽喉部黏膜,引起咳嗽、鼻塞等症状 2、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 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和支气管以上的气道,引起平滑肌反射性收缩,是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气道阻力和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可造成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是慢性呼吸道炎症的主要病因 3、与其它物质联合 二氧化硫与颗粒物有联合作用 吸附在颗粒物上的二氧化硫进入肺泡深处,其毒性能增加3~4倍,它们沉积在肺泡内或黏附在肺泡壁上,长期作用可以导致肺纤维性病变,引发肺气肿 酸雨形成 (四)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烟尘能促进云雾形成,吸收阳光,影响紫外线生物学活性,导致儿童佝偻病发病率增加 大气中的颗粒物由于能够散射太阳光,可以降低大气的温度 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五)其它 影响居民的生活卫生条件如污秽、恶臭、刺激性气体等 现在生活报纸上关于城市或农村工业污染给居民带来生活不便的报道日趋增多 其它 影响 第四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 一、颗粒物 二、多环芳烃 三、二氧化硫 四、一氧化碳 五、氮氧化合物 六、铅 一、颗粒物 (一)污染来源及分类 1、来源: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水喷溅,但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煤烟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颗粒物的自然污染源 (1)、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各种燃烧过程(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包括煤、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和石油的燃烧产生的烟尘 人工污染源 (2)、工业生产过程 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水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这些工业排放的颗粒物往往含有一些特殊的有害物质如铅、氟、砷等 (3)、建筑工地和交通扬尘 (4)、二次污染物 2、分类 粒径小于100微米,悬浮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的通称颗粒物。 从卫生学意义上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1)、总悬浮颗粒物(100微米) (2)、可吸入颗粒物(10um):能够进入呼吸道,并且能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又称飘尘。 (3)、细颗粒物(=2.5um):易于滞留在中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能穿透肺泡进入血液 (二)颗粒物对健康的损害 1、颗粒物粒径及其性质 (1)颗粒物的粒径不同,其有害物质的含量不同: 60%~90%的有害物质存在于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中,其中一些有潜在毒性的物质如铅、镉、镍、锰、钒、溴、锌以及苯并芘等多环芳烃主要附着在小于2um的颗粒上 (2)不同的颗粒物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不同: 粒径10um的颗粒物沉降到地面需要9小时,1um的颗粒物需要9~98天,0.1um的颗粒物需要120~140天,小于0.1um的颗粒需要5~10年 (3)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滞留在呼吸道的位置不同,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大于5um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积在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可通过吞咽至胃,或随咳嗽或打喷嚏排出体外 粒径小于5um的颗粒物多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 粒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多在肺泡内沉积,但小于0.4um的颗粒物可以自由出入肺泡随呼吸排出体外 2、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 (1)、颗粒物对局部组织有阻塞作用,产生各种炎症 如降落在皮肤和眼睛内的颗粒物,能够导致皮脂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肤炎、结膜炎,进入肺部的颗粒物可使局部支气管通气功能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 吸附有害气体的颗粒物能够刺激和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以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2)、颗粒物可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下降 颗粒物粒径越小,其免疫毒性越强。增加动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使呼吸系统对感染的免疫能力下降 (3)、颗粒物可作为其它污染物的载体 许多有害的气体或液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雾、甲醛等多能吸附在颗粒物上进入肺脏深部 促成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引发癌症 (4)、吸附在颗粒物上的金属元素有催化作用,可以促进大气中的污染物转化,形成二次污染,毒性加大 如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亚硫酸盐转化为硫酸盐 (5)引起远期潜在危害 大气颗粒物含有许多致癌物和促癌物,包括苯并芘等多种强致癌物,具有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还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动物试验表明,皮下注射和皮肤涂抹颗粒物可以诱发局部肿瘤 (6)、颗粒物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儿童佝偻病发病率提高,传染病发病率增加 儿童佝偻病 (三)防治措施 1、采取技术措施,清洁生产,减少颗粒物排放 2、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水力发电,研究新能源,采用地区集中供暖 3、采用和发展消烟除尘技术 二、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有100余种,强烈致癌的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代表为苯并芘 (一)污染来源 含碳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如煤石油、木柴、烟叶、汽油、柴油、重油的燃烧,烹调油烟,废弃物焚烧等,沥青,煤焦油中富含苯并芘 (二)理化特性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上海市六年级升七年级暑假数学衔接讲义 第01讲 整式(三类知识点+八大题型+强化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11.0H-全解耦无线接入网络架构(FD-RAN)白皮书.docx VIP
- 钢板桩围堰专项施工方案正文20240130.doc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基于混沌工程的红蓝攻防演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房地产公司项目 销售代理服务供方甄选评分表.docx VIP
- GB/T 23561.1-2024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第1部分:采样一般规定.pdf
- 工作室合作伙伴合同协议.docx VIP
- 双氧水生产工艺介绍.pptx VIP
- 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