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pdfVIP

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南学术2Oo2年第2期 与现代化互动 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 杨 建 华 摘 要:中国社喜学的百年.是社会学在中国发生、发展并蔚为大现的百年,是与中国现代化相生相 伴、坎坷前行的百年。它的发生.既是对西方挑战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学术上的珂应和互动.也是中 国社会文明转型和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需求及必然结果。百年社会学对于中国理代化的互动及白青 学科化、本土化和科学化的探索采取了三种形式:导入、建构和停滞后的复*,而其中每一种形武又是与 一 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 日此,百年社会学大致可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导入期.从 l9世纪末到 20世 纪二十年代;2.建构期,从 2D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韧;3.停滞与复 期,从五十年代韧到 20世纪 末。中国社垂学的导八主要得力于三种形式,印大量译舟出版西方社会学著作,i眭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社会学,在新型高校开设社会学课程。百年社台学在建构期崛起 了三个主要学术流最,即马克思主义学 最、乡村建设学派和社会^类学派.在停滞后的复兴期则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即学科体系上的宪破、日 标理念上的突破和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中国百年社会学的发展主潮已经充分证明,i疋有雄厚的物质技术 基础,就不台有车斟其实的现代化;雨社有繁荣的社会学理论及研览.也不台迎柬健奎的现代化。 关键词:20世纪;中国社会学;现代化 中国分类号:C9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2)02一ooo4一l3 2O世纪的帷幕已徐徐落下,中国社会学在这~世纪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各种学术思 潮、学术观点、学术流派既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反映,又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中国社会学者为了现代化的实现和科学的繁荣,以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 史责任感在社会学长河中宵衣旰食,辛勤开掘,中流击浪,上下求索,碰撞出了万千浪花,汇聚成了 澎湃大潮。在进入2l世纪之际,追溯社会学百年的发展主潮,反思社会学百年的经验教训,展示社 会学学者百年的理想追求,对于2l世纪社会学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站在世纪之交的分水岭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百年社会学犹如一条长河,从涡涓细流汇成 了澎湃大潮,而它的源头就是西方社会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学来说,20世 作者简介:杨建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兜员。 纪是一个逐渐“学科化”、“本土化”和“科学化”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与中国现代化互动并伴随着中 国现代化艰难历程大落大起、探索发展的世纪。百年社会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及自身学科化、 本土化和科学化的探索采取了三种形式:导人、建构和停滞后的复兴,而其中每一种形式又是与一 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因此,百年社会学大致可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导人期,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二十年代; 2.建构期,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 3.停滞与复兴期.从五十年代初到20世纪末。 1.百年社会学的导入 20世纪是中国近代学术建立和发展的世纪,西方学术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传统学术交流融 合,近代学术开始诞生。这样.有别于传统学术知识分类体系的社会学在向西方学习大潮鼓动下.一 经导人便被作为先导学科而得到迅速发展,确立起了其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的学术地位。 社会学在百年之前之所以能得以兀然崛起,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从一开始便与 中国现代化强烈而自觉地互动,把现实的中国社会、把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作为自己的立足点、 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为维新变法、改良社会,积极引入、传播、宣 传、介绍西方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导人过程,其实也就是百年社会学的学科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当时主要 得力于三种形式的大力推动。一是大量译介西方社会学著作,二是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社会学, 三是在新型高等学校开设社会学课程。 社会学著作的翻译自严复始。从新近发现的材料看,严复在甲午前后,似乎就已经开始翻译西 方社会学和政治学方面著作。严复在《天演论 ·导言 -私制》按语中写道:“人道始群之际,其理至为 要妙。群学家言之最晰者,有斯宾塞之《群谊篇》,拍捷特《格致治平相关论》二书,皆余所已译者。” (转自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第321—322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版)严复通过吸收西方思潮阐明自己的社会思想,并用夹叙夹议的形式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 究》。严复之所以将社会学译为“群学”.是因为“群”字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群”、“有分”、“有 义”才能强胜的社会思想,又体现了西方早期社会学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关于社会学是包罗其他 一 切学科的综合科学的思想。 继严复之后.翻译、介绍西方社会学学说一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