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湿敷治疗并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治疗并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6例该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湿敷,两组均治疗15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两组间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湿敷治疗并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湿敷;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28-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同时也损伤了神经细胞的营养血管,约2/3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受累,大多数在发现糖尿病2~3年后才出现神经症状,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约有90%的患者并发此症[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静止或夜间加剧,引起感觉迟钝、麻木和关节麻痹,严重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观察收集了自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中药湿敷法的DPN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病例均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间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6例DPN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43-78岁,平均57岁;对照组男32例,女16例,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诊断为糖尿病的病程为3个月-25年,平均10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为1-10年,平均5年。两组在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存在有下肢肢体隐痛或刺痛、怕冷、麻木、灼热或冷感、或蚁行感,典型者呈袜套样等感觉异常,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疾病;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下肢溃疡或坏疽者。 1. 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与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降糖药物的综合治疗,例如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2-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1.1mmol/L以下并稳定2周,再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治疗组: 采用自拟活血通络汤剂, 其药方的主要成分是: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各15g,地龙、全蝎各10 g,木瓜、川牛膝、鸡血藤各25 g,生黄芪、丹参各30g。湿敷方法:将中药煎汤取汁约1000 ml,将药液倒入较大容器内,待药液温度为30℃~40℃时,将消毒后敷布浸泡于药液中,拧至不干不湿,暴露患者下肢及足部,将敷布置于病变部位,湿敷30分钟,注意病变部位保暖。2次/天,15 d 为一个疗程。 1.2.2 DPN 的护理 1.2.2.1心理护理:DPN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沮丧、自卑等不良心理,从而引起食欲下降、失眠、血糖波动等,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应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担忧,适时疏导,耐心解释病情,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知识的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方案,支持家属陪伴,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2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制定相应方案,控制总热量,一日三餐按 1/5、2/5、2/5 或各 1/3 分配,食谱可多样化,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并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 1.2.2.3血糖监测:让患者了解控制血糖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自测血糖。注意降糖药物的服用以及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积极控制糖尿病,促进DPN 的恢复。 2疗效观察 2.1疗效评价标准:(1)临床症状:根据用药前后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情况,计算积分。(2)体征改善:用药前后患者皮肤感觉、腱反射等情况,计算积分。参照卫生部1997年发布《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指导原则》制定如下: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