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羌活人工栽培关键技术再认识 【关键词】 羌活;人工栽培技术 羌活来源于伞形科羌活属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和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根茎及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1]。青海、四川、甘肃是羌活的三大传统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加之乱砍滥伐,生态环境破坏,羌活的分布面积不断缩小,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1987年被国务院《中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列为Ⅱ级保护植物,2005年被收入中国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羌活的需要量大幅增加,其人工栽培自然显得更为迫切。 人工栽培是对诸多中药材资源进行保护、扩大、可持续利用最有效的手段。目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羌活药材野生资源,加之羌活的野生种人工驯化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滞后,本课题组通过三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在羌活资源分布、种植基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操作进行了全面研究,对羌活药材的成功栽培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羌活人工栽培的成活率,很有必要重新认识其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 1 羌活生境调查 羌活有两个种即宽叶羌活和羌活。本课题组对青海羌活分布的地区开展了羌活野生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羌活和宽叶羌活主要分布在果洛、玉树、黄南、海南、海北、海东等地区。 羌活喜高寒、凉爽、湿润的气候,怕强光,分布在玉树、称多、曲麻莱、达日、班玛、久治、玛沁、泽库、河南、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湟中、乐都、民和、祁连、门源等地,生长在高山草甸、高山丛林草甸及林下,分布海拔范围在2700-4200m,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土壤中生长。但在没有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的土壤中很少见羌活分布。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药农均证实了在自然状态下阳山、阳坡没有发现羌活的分布,腐殖质层发育差并没有枯枝落叶层的环境条件下没有羌活分布。[2] 宽叶羌活分布的自然环境一般植被稀疏,植被郁闭度较低和人为扰动较少,生长于稀灌丛草地上,或热量较好的、开阔的、溪沟边疏林下的冲积土上。青海省内分布于班玛、玛沁、同仁、泽库、河南、兴海、同德、贵德、大通、湟源、湟中、循化、乐都、民和、互助、门源等地,生长在高山灌木草甸、灌丛、林下、林缘,海拔范围在2300-3900m,土壤有机质含量1.0%-3.0%;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在70%以上;生长适温2℃-13℃;光强平均值21000-28000lx,是自然光照的19%-21%。宽叶羌活根系发育较好,分布较深,可以在较深、较广泛的范围内吸收水分和养分,它以种子繁殖的方式,可能比羌活更容易进行异地繁殖、人工繁殖和集约化栽培。自然分布和生长习性的诸多特点提示:栽培研究选择宽叶羌活,最适宜从高山地带采集种子。 根据野生羌活的分布范围以及青海可耕区的自然条件,确定羌活的种植适宜地区在海拔1650m-3800m的河滩、水渠边的农耕地上。 2 种子萌发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 2.1 休眠及萌发机理研究 在自然条件下,羌活种子需经一年才能萌发。有研究表明,当年自然发芽率仅为0.52%。其原因是:羌活种子为胚后熟休眠类型,种子属于双重休眠,即种胚未成熟伴随种子未完成后熟。种胚的形态后熟又包括胚的发育不完全和胚的分化不完全。种子的发芽需完成种子和种胚的后熟阶段。羌活种子发芽出苗对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野生幼苗多生长在伴生植物的根际、禾草间、苔藓等湿润、疏松、腐殖质含量高的特定环境中。 2.2 种子萌发试验 为促进种子和胚的后熟以及打破休眠等,进行了系列试验和研究,主要方法有:①变温层积:秋收的种子用10倍的湿河沙混合,先堆积3个月(9月-11月),再转入低温3个月(12月-次年2月),通过从高温至低温(自然温度)转变阶段,前期暖温可促进种子后熟和胚的发育,后期低温打破休眠,创造了萌发成苗的条件。②生长调节剂处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与萘乙酸的混合液和硫酸铜与高锰酸钾混合液处理后的种子再行混沙层积堆放。试验结果显示用外源性激素处理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如配合变温层积效果会更好,羌活种子发芽率可以达到10%-21%。杨植松等[3]研究发现,室内干藏用赤霉素处理24h的发芽率最高,其中用200mg/L的比用500mg/L的高,但二者差异不明显;室内干藏后再放冰箱冷藏的次之,其他处理间发芽率增减不显著。 2.3 羌活种子萌发温度条件 羌活种子在15℃条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发芽所需时间较短;10℃条件发芽率也较高,但发芽势较低,发芽所需时间较长;20℃和25℃条件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差不大,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