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例微创法祛除足跟骨骨刺治疗顽固性跟骨痛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90例微创法祛除足跟骨骨刺治疗顽固性跟骨痛报告 周佰春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 【摘 要】目的:观察微创法祛除足跟骨骨刺治疗顽固性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跟骨痛患者90例,均对其进行微创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效果,并对其随访观察6个月,对比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2h、6h、1d、7d、15d、1m、3m)时患者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顽固性跟骨痛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术后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的随访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结论:微创法祛除足跟骨骨刺治疗顽固性跟骨痛效果好,患者恢复情况较理想,对于顽固性跟骨痛的医学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创法、顽固性跟骨痛、临床疗效 引言:足跟骨痛多来源于跟骨疾患,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而言本身患有跟骨疾患的人并发跟骨痛的概率更高一些。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数患者能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并结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理疗等手段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地缓解。对于一些经过上述的综合治疗后,相应的症状仍未得到缓解的患者,往往需要采取传统的方式治疗,在传统的顽固性跟骨痛治疗中,多采用跟骨刺切除术,即腰麻下跟骨内侧缘切开暴露跟骨跖面,切断跖腱膜,凿除骨刺。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对患者本身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研究者对跟骨痛有了更深的认识,相关的手术器材也在不断地创新,为开展微创技术治疗提供了条件。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跟骨痛患者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患者年龄49~69岁,平均年龄(54.5plusmn;1.4)岁,患者病程10d~4年,平均病程(1.3plusmn;0.2)年,在疼痛的分布上单侧疼痛的患者为70例,双侧疼痛的患者为20例。在X线片中能明显可见骨刺形成;疼痛仅仅出现在站立时,???现的部位为足心和(或)足底,在休息时不出现疼痛;疼痛的主要部位为足跟处,负重时更明显;经传统保守治疗后确定无效的顽固性跟骨痛患者,均可被选取为实验的对象。 方法:本次手术中选择的微创中心点为跟骨骨刺处,以跟骨骨刺顶点为中心,对其进行标记,用“十”字记号进行标记,让进行手术的患者均采取侧卧位,内踝朝上,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沿跟骨内缘,足底上1.5cm与横“十”字线延长线交点处为切口中心点,当切口中心位点确定好后,作一长1.0cm切口,将皮肤切开后对皮下的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一直钝性分离至跟骨的跖面,同时将跟骨骨刺周围的软组织进行适当程度的剥离,经切口插入一直径1.0cm套管(2.5ml注射器前端锯掉),一直插至跟骨骨刺的表面,在插管顺利抵达跟骨骨刺表面后再将管芯抽出转而插入不锈钢磨轮和电钻,将骨刺磨去,并将骨刺的基底彻底磨平,随后将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待将残余的骨渣完全清除后,再将插管拔出并对切口做缝合处理。 疗效评定标准:在微创手术后3个月,患者所对应的临床症状即足跟部的疼痛完全消失,且无复发的定为治愈,患者所对应的临床症状即足跟部的疼痛显著减轻,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为显效,患者的足跟部疼痛减轻,但是一旦长时间站立或者是处于负重时足跟部的疼痛会加重的为有效,患者所对应的临床症状即足跟部的疼痛未减轻或反而加重的患者定位无效。观察指标:观察其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效果,并随访观察6个月,对比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2h、6h、1d、7d、15d、1m、3m)时患者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plusmn;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hi;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实验中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70例(77.78%),显效18例(20%),有效2例(2.22%)。病人术后无感染,切口内无积血,第12天拆线,术后第14天练习行走,4周后基本恢复正常行走,随访平均6个月,均已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复发。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时患者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 3.讨论 跟骨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偏胖的人群患病率较高一些,一般单侧发病较为多见,部分患者为双侧发病,其病因除跟骨骨刺外,尚有跟骨脂肪垫萎缩、跟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