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中文节略).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 (中文节略) 全书共英文四十一页 插图十六图 图 版八版 中国古生物志 新丁种第九号 总号一 百二十号 中央地质调查所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 二月出版 目 录 一 、引论 l、发见之历史及开掘之方法 2、山洞及其堆积物之解述 A、山洞之形状 B、山洞之界限 C、堆积物之性质 D、文化层之分布 E、山洞之生成及其历史 二、石器工业 l、燧石及火石制之石器及碎片 2、砾石制石器 3、石英制之石器及碎片 三、骨制器及骨片 l、骨制用具 2、骨片(或为人工制作者) 四、磨光器物 l、磨光之鹿角 ● 裴文中 著 2、磨光之鹿下颚骨 五、装饰物 l、石珠 2、有孔之小砾石 3、穿孔之牙齿 4、骨坠 5、有孔之介壳 6、鱼之脊椎骨及有孔之鱼骨 六、文化用之杂物 l、蚌壳 2、赤铁矿 3、未工作之砾石及非本地出产之石料 4、彩染(?)之小砾石 七、山顶洞文化之总说及理论之检讨 l、山顶洞工业及其特征 A、石器 B、骨角及壳器 2、山顶洞人类生活状况之推测 3、山顶洞是否为一葬地? 4、山顶洞文化之年代及与他种文化之比 较 A、与他种文化之比较 B、年代 八 、参考书籍 九、图版说明 · 1· 文物春秋 2002年第2期 总第 64期 序 言 周口店山顶洞,为中国第一次发 见之第四纪晚期之山洞,内有人类居 住,其遗体及遗物甚多。此山洞由著 者于民国二十二年时,正式开掘,开 掘方法甚为精细。计采得人类化石, 共头骨七件,体骨数十件;其他动物 化石数十万件;人类文化遗物数百 件。人类化石由魏敦瑞研究,尚未完 毕。人类以外之动物化石,亦由著者 研究,也将发表(中国古生物志,新丙 种第十号,1940年出版)。本文为专 门研究人类文化遗物者,内容计分七 部,一至六为开掘时之记录及对于发 见物之述说,至第七部始有著者之意 见及关于理论上之讨论。著者之意, 如此分别清楚,以便后世之研究者, 可根据一至六部分 ,另行发表意见, 以免受著者意见之影响。 一 、引论 l、发见之历史及开掘之方法 民国十九年时,当移除周口店山 顶各地之浮土时,发见一北向之山 洞,内有骨化石堆积,因名之为“山顶洞”。至 民国二十二年,始正式开掘此洞,计共工作春 秋两季。次年春季又继续开掘山顶洞最下之 部分,至发见含中国猿人之堆积后,工作即行 停止。 因洞顶皆已破碎,故于开掘之前,首先将 此灰岩之洞顶移去。开掘之始,先将堆积物分 为。方”,每方为一平方公尺。每一技工担任开 掘四方,先由四方之一角挖掘,至半公尺时 止,然后再以此一角所得之经验,渐次开掘其 他部分。按所分之方,每隔一方,纵横各边,皆 绘成 1/50之剖面图,所发见之物,皆于图中 绘出其地点。此外更有平面图亦为 1/50者。 · 2· 除绘图外,更每日由不同之方向,固定地点, 照像记录开掘进行情形。工作共141日,以上 各种记录,未曾间断。 2、山洞及其堆积物之解述 A、山洞之形状 · 山洞计可分四部:洞口、上室 (主要部 分)、下室及下窖(参照原文第一图)。 “洞口”内部约高4公尺,下宽5公尺,外 为穹形之洞壁。此处洞壁因已破碎,于民国十 九年时移去。 “上室”约占面积为 8×14公尺。“下室” 在上室西部之下,深约 8公尺。西面之洞壁向 东倾斜甚大,至最深之处,形成南北狭长之 文物春秋 20o2年第2期 总第 64期 “下窖”。上室及下室之南面洞壁均为层状之 灰岩,经风化后,破碎甚多,大部不存。惟 下室之西北两面,岩石坚硬,尚保存原来之洞 形。 B、山洞之界限 山洞之四周,为块状及层状之石灰岩,洞 底亦大部为相同之岩石,上有石钟乳层。惟于 洞口及下窖处为周口店时期 (即中国猿人时 期)之红色堆积物,有石钟乳层隔离之。 c、堆积物之性质 此山洞未堆积填充之前,为一空洞,洞壁 及洞底生成石钟乳甚多。洞内堆积之物,多为 灰色之土,中混大量之石灰岩碎片。除上室下 部之堆积物外,大部者皆松软未变坚硬。此种 堆积物,与周口店时期之红色坚硬者,甚易区 别。 D、文化层之分布 含文化遗物之层均甚薄,计在洞口及上 室中者有三层,亦有人骨发见。上室最下之一 层较厚,有曾经燃烧之石灰石,似为人类居住 之地。 下室中有二文化层,内有完整之人骨发 见,概为埋葬之地。下窖中,完整之兽骨甚多, 全身骨骼多未移动,惟无人类遗骸及遗物。 E、山洞之生成及其历史 山顶洞为此周口店山中各洞之最上之部 分,皆生成于周口店以前之时期。 此最上之部分,于周口店时期,并未为中 国猿人所寄居,概因当时与外界无交通之 处。至第四纪晚期,此部始于北上方,开一洞 口。最初此洞为一天然之“陷井”,无数之野兽 落于其中,是即下窖中所见之现象。此后人类 即居住其中,但时因猛兽(如虎熊等)之侵入, 而弃之。当人类寄居之时,或曾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