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密度对兴安叶松人工林的影响
摘 要 本文以兴安盟五岔沟林业局牛汾台林场33a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 2 2 2 究1312 株/hm 、1552 株/hm 、1632 株/hm 三种密度林分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树高分 布、胸径分布,树高生长过程、胸径生长过程、材积生长过程,林分蓄积量及形数、 形率,林下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层厚度及对林下植被状况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 明: 1.兴安落叶松林树高分布中最多株数所对应的树高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密度 对平均树高的作用不规则;密度加大使小径阶林木的数量增大,而大径阶的数量减 少,平均直径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 2.在研究树龄期间,兴安落叶松树高生长曲线随着树龄而逐渐升高,在16a 左 右树高平均生长达到最大值,在初期和后期连年生长量较低。三种密度对兴安落叶 松人工林树高有一定影响,但结果并不明显。胸径总生长曲线呈现出一条 “s”型曲 线,胸径平均生长量在 15a 时达到最大值,连年生长量在6 至17a 间生长较快。1312 2 2 株/hm 和1632株/hm 间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材积总生长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 材积平均生长量至33a 仍有上升趋势,材积连年生长量 10a 后生长较快,三种密度 间兴安落叶松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差异。 3.三种密度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林木正形数系列曲线走势基本相同,没有显 著差异。共同表现出林木越高越尖削,且林木基部直径变化最为明显。 3 4.蓄积量在三种密度模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分别为 149.95m (1312 株 2 3 2 3 2 /hm )、147.50m (1552株/hm )、144.45m (1632株/hm )。 5.土壤表层含水量和枯枝落叶层厚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三种密度对土 壤表层含水量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6.林分密度对植物种类和盖度的影响呈现出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规 2 2 律。1312 株/hm 林分密度下植被种类为 12 种,盖度为 12.6%。1552 株/hm 下植被 2 种类为6 种,盖度为6.8%。1632 株/hm 下植被种类为1 种,盖度为4%。 7.确定合理的密度对促进林木生长,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有着重要意义。综合以 2 上研究结果可见,在研究区立地条件下 1312 株/hm 为33a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 经营密度。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树干解析;生长量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ensities on the Larix gmelini Plant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ifference in tree height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volume 、 form factor、form quotient 、soil water content 、litter thickness and undergrowth coverage among Larix gmelini plantation of 33 years old with the densities of 1312,1552 ,and 1632 stems/hm2 in the Niufentai of Xing’an Leag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Larix gmelini Plantations most number of tre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cr技术诊断伪狂犬病的应用研究.pdf
- pcv2全基因克隆及其衣壳蛋白的融合表达.pdf
- prrs&am;cpv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研究.pdf
- pcr检测仔猪痢及多价菌毛油乳剂疫苗免疫原性研究.pdf
- prrsv l毒株n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的研究.pdf
- pparδ在大和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与调节.pdf
- prrsv国内离毒株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鉴别及其orf5的rflp分析.pdf
- prrsv非结蛋白nsp9和nsp10的原核表达及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pdf
- prrsv病毒离及其orf5基因序列分析.pdf
- prrs病毒持性感染对细胞因子mrna转录的影响及病毒核酸分布动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