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神经损伤治疗仪XY-K-SISS-A操作指南
神经损伤治疗仪XY-K-SISS-A是一款基于神经电生理调控技术设计的医疗设备,通过特定频率、脉宽的脉冲电流刺激神经通路,促进神经再生、缓解疼痛及改善肌肉功能,适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等适应症。以下为完整操作说明:
一、使用前准备
(一)环境与设备检查
1.环境要求:治疗环境需保持温度20-28℃、相对湿度40-60%,避免强电磁干扰(如远离微波炉、大型医疗设备);电源需使用220V±10%、50Hz稳定交流电,建议配备稳压装置以防电压波动。
2.设备检查:开机前需检查主机外壳有无破损、显示屏是否正常点亮;电极连接线无断裂或绝缘层脱落,接口无氧化;电极贴片(一次性/可重复使用型)需确认无老化、胶面无杂质(可重复使用贴片需检查导电膏是否均匀);若为可充电机型,需确保电量≥20%(满电状态可连续工作4小时)。
(二)患者评估与准备
1.适应症确认:仅限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如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废用性肌肉萎缩(因神经损伤导致)等经临床诊断明确的病例。
2.禁忌症排除:严禁用于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植入者、恶性肿瘤部位、皮肤破损/感染区域、孕妇腰腹部及腰骶部;慎用于严重心律失常、认知障碍无法表达感受的患者(需家属陪同并密切观察)。
3.患者皮肤处理:治疗部位皮肤需清洁干燥,去除油脂、汗液及护肤品(可用生理盐水擦拭);毛发浓密部位需适当修剪(避免影响电极贴合);过敏体质者需提前试用贴片胶面(耳后测试15分钟无红肿方可使用)。
二、操作流程
(一)开机与模式选择
1.接通电源(或开启电池开关),设备自检3秒(显示屏依次显示“XY-K-SISS-A”“系统正常”),进入主界面(含“神经修复”“镇痛模式”“肌肉激活”三种预设模式及“自定义”选项)。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模式:神经损伤急性期(术后1-4周)推荐“神经修复”模式;慢性疼痛或神经痛患者选择“镇痛模式”;肌肉萎缩明显者选择“肌肉激活”模式;特殊病例可通过“自定义”调整参数(需经主治医师确认)。
(二)电极贴片放置
1.体位调整:患者取舒适体位(仰卧/坐位/俯卧),治疗部位充分暴露且肌肉放松(如上肢治疗时手臂自然下垂,下肢治疗时膝关节微屈)。
2.定位原则:电极需放置于神经走行路径或损伤节段对应的皮肤投影区,具体如下:
-正中神经损伤:近端电极置于肘横纹下2cm(肱二头肌腱内侧),远端电极置于腕掌侧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坐骨神经损伤:近端电极置于臀大肌下缘中点(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中内1/3处),远端电极置于腘窝横纹中点(胫神经体表投影区)。
-神经痛(如肋间神经痛):电极沿疼痛神经分布区呈“Z”型排列(间隔2-3cm),覆盖疼痛最敏感区域。
3.贴合要求:电极胶面需完全接触皮肤,轻压边缘排除气泡(避免电流集中导致刺痛);一次性贴片不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贴片需每次治疗后用生理盐水擦拭胶面,干燥后密封保存(有效期≤30次)。
(三)参数设置与启动
1.初始参数:
-神经修复模式:频率20-30Hz,脉宽200-300μs,电流强度0-30mA(以患者耐受为限,初始建议5mA),治疗时间20分钟。
-镇痛模式:频率80-100Hz,脉宽50-150μs,电流强度0-25mA(以“蚁行感”或“轻微震颤”为宜),治疗时间15分钟。
-肌肉激活模式:频率10-20Hz,脉宽300-500μs,电流强度0-40mA(以肌肉可见规律收缩为准),治疗时间25分钟。
2.参数调整:启动后缓慢增加电流(每秒提升1-2mA),同步询问患者感受(“是否有麻木/震颤?是否刺痛?”),以“舒适的酥麻感或肌肉轻微收缩”为适宜强度(禁止出现灼痛或肌肉剧烈抽搐)。
(四)治疗中监测与干预
1.治疗全程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心慌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并检查电流强度;若局部皮肤发红(非电极压迫性),需降低电流或更换贴片位置。
2.每5分钟确认电极贴合度(患者移动可能导致贴片翘起),若出现电流减弱(显示屏显示“接触不良”),需重新按压贴片或更换新贴片。
(五)治疗结束与整理
1.治疗完成后,将电流调至0mA,关闭治疗程序(显示屏提示“治疗结束”),长按电源键2秒关机。
2.轻柔取下电极贴片(沿皮肤纹理方向缓慢揭除,避免拉扯),用温毛巾擦拭治疗部位(若有胶痕残留,可用医用酒精棉片轻擦)。
3.整理设备:电极线盘绕成直径≥15cm的圈(避免折损),主机用干燥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