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辨析“文明”与“文化”
近年来,在日常生活或学术研究中,我们都能看到“文明”与“文化”在不断交错使用。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中华文化全球热潮的涌来,这两个词语的热度居高不下,那么,看似相同的两者究竟有何不同?在不同之中有何相似之处呢?本文尝试从词源、定义及语用三个角度来对比观察,加以辨析。
词源与定义
“文明”一词的使用在中外都有相当长的历史,也都经过一定的意义泛化,日益趋同。“文明、文化”在现代汉语的一些语境中可以互换使用,但所匹配的上位概念有显著差别。
在古代汉语中,“文明”一词至少能考至《周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文明”取文采光明之义。《周易》中还有“其德刚健而文明”“文明以止,人文也”,《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其中“文明”指文德辉耀、文治教化、文教昌明。到了近现代,“文明”表示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与“野蛮”相反,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是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中的常见表述,如“史前文明、华夏文明、希腊文明、楼兰文明、波斯文明”等,包含“工具、语言、宗教、国家”等社会化因素,是在国家机器管理下创造出来的词语。
“文明”二字所对应的西方概念“civilization(civilisation)”,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米拉波侯爵的著作《人口论》,词源是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公民化的含义。作为一种指代文雅、有教养、举止得当、具有美德的社会群体的概念,“civilization”在欧洲迅速传播。它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经日本人借汉语“文明”翻译,因而与“文明”成为对应词。一般而言,“文明”的下位概念含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范畴。相对于“文化”来说,“文明”属于思想概念。法文版《百科全书》指出:“文明是一种被全新的自然及人文的哲学激发的结果。”刘健《“文明”概念的内涵流变及其当代阐释》认为:“经过学界不断地充实、反思,‘文明’逐渐具有比较复杂的含义,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共同体’,包含语言、历史、宗教、习俗、体制和自我认同等丰富的标准。”
关于“文化”的定义超200种,金元浦在《定义大众文化》中写道,文化据说是英语词汇中意义最丰富的词之一。其中传播力最大的当属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的描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culture”源自拉丁文,本义为耕种。而我国最早在《周易》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描述,含有“以文教化天下”的儒家思想。不难看出,中外对于“文化”的定义都是去物质化的,“文化”的哲学定义指一种社会现象、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用二分法来看待“文化”,一般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化”与“文明”分别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前者说“创造”,后者说“改造”,相比之下,“文化”更突出精神层面。这可以说是两者的区别性特征,即使很多时候它们所述对象并无不同。
??语用
“文明”和“文化”在语用中的显著差别在于使用频次。“××文化”能够为多种表层现象提供归类方式,可俗可雅;“文明”则呈现出更有概括力、更凝练、更抽象等特点。
一方面,不管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中,“文化”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文明”。通过对“BCC”(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和“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进行多领域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文化”与“文明”使用频率的比值都趋近于4,也就是说“文化”使用率是“文明”的4倍。高频率使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一词通俗化,而词语通俗化会进一步提高词语的流通度,这就导致人们对“文化”一词的心理距离比“文明”近得多。
另一方面,“文化”能够为更多表层现象提供归类构式,“文明”则需要更多语言信息匹配理解。“××文化”屡见不鲜,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粉丝文化、流行文化、亚文化”,甚至社会上刚产生的某种热潮或现象都可以用“××文化”来进行归类,如“抽象文化”。“文化”能够为纷繁的社会现象提供暂时性的类别划分,使用语境多样,有俗有雅、有褒有贬。“文明”往往涉及更高维度的思考,融汇的信息量更大,在表达上也更为中性,且要求具备客观上的存在,如“夏商文明、东西方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听力录音稿+听力音频.docx
- 宝骏310维修手册(CN180C-SM01-C2016).pdf VIP
- JB_T 8211-2023 滚动轴承 推力圆柱滚子和保持架组件及推力垫圈.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制度.docx
-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库.docx VIP
- 数理方程Sturm-Liouville问题数理方程Sturm-Liouville问题.pdf VIP
-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pdf VIP
- 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32(应用统计专业考研真题(样卷).pdf VIP
- 班级互动小游戏 课件(共30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