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①知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②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认识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变化。 ③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①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②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③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王室衰微 ①背景: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②表现:诸侯不再分封土地,周王室管辖地区缩小。 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③影响: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 诸侯争霸 ①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自身利益展开斗争。 ②名义:尊王攘夷 ③先后称霸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④影响: 消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积极:大国兼并小国,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各国变法图强,促进了社会变革。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根据材料思考铁农具有哪些优点,并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从早期人类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的变化有何意义? 解析:坚硬、耐用、便利、省力。促进农业深耕细作,有利于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 探究二:问题: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什么政治特点?它使得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解析: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分封制 探究三:问题: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解析: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富庶;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号令诸侯 【课后检测】 1. (2022年陕西)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耧车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排除B项;翻车是三国时发明的灌溉工具,排除C项;筒车是隋唐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年四川眉山)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可知,这是文献记载,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将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A项是出土文物,是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BCD都是第二手史料,排除。故选A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docx
-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