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docxVIP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以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战为例,讲述十四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再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等情况,需要突出重点: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进而准确理解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地图,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是指日军入侵,我方与之正面交锋的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敌后战场指深入到日军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对日占区进行作战的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名词释义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过渡:展示国民党正面抗战的22次会战,提示今天着重学习的是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96-99页大字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梳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 (一)概况 1.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思考:日军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徐州是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日军企图合攻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 过渡: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 2.【自主学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梳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感受台儿庄战役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过渡:台儿庄战役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进一步认识台儿庄之后日本的意图,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武汉会战 1.【自主学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梳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 展示史料,分析武汉会战的意义? 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 ——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沦陷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学生独立思考,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结合地图,讲解第三次长沙会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地图了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概况,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展示材料,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长沙东南郊战场巡礼》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展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感受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豫湘桂战役 1.结合地图,史料讲解豫湘桂战役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图文史实,介绍豫湘桂战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队与日军进行了22次大会战,较大规模战役1117次,小战斗38931次,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有效阻止了日军北上侵略苏联;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步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相关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主要服务:1.内容制作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理论部分的分章节题本和相关的练习模拟题和套题;2.整理题本格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