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依赖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网络依赖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对网络依赖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上海市第四中学 杨彦平 E-mail:yangyp_321@163.com 成瘾与网络成瘾者的界定 “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类似的成瘾标准被应用于一些行为障碍,如饮食障碍、赌博成瘾、计算机成瘾、电子游戏成瘾及某些技术的过度使用。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 由于采取的标准和调查样本不一,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比例的调查结果还是有所不同,大致在5~8%左右。 (1)张宏宇调查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为6.96%,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2)王立皓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占3.6%,其中男女比例有差异。 (3)林绚晖等人的调查认为,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 (4)?第三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钱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6.4%。 (5)本人根据网络心理学家Young的20条诊断标准(见附件)对104名上网的中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网络成瘾者占上网学生数的7.7%。 * *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这些网络成瘾者与赌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导致上网者学业失败、工作表现变差、婚姻不和谐甚至离异。I.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I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网络成瘾的类型 著名网络研究心理学家Young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IAD分为五种类型:①网络性成瘾(Cyber-sexual Addiction)一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②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ship Addiction)-过于迷恋在线人际关系,③上网冲动(Net Compulsions)-过于关注在线购物、交易及赌博,④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一冲动地浏览网页及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过多的数据或资料,⑤计算机成瘾(Computer Addiction)-过于迷恋计算机游戏。 网络成瘾者的鉴别 对网络成瘾者Young认为心理医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诊断:①使用网络功能(Applications),偏好双向沟通功能还是单向信息功能;②情绪卷入程度;③是否存在非理性认知;④个人生活事件。 网络成瘾者的理论解释 精神分析学和人格心理学的解释(童年的生活事件、潜意识的压抑等) 社会文化学的解释(种族、社会阶层等) 行为主义的解释(强化、奖赏) 生物医学的解释(遗传、神经传导机制)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解释 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 Young用Zung抑郁测验调查结果显示,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Young用在线调查法结果显示成瘾者IAD者为轻度至中度的抑郁,推测抑郁是导致IAD的一个主要因素 Young和Rogers用IAD诊断测验与16PF测验进一步评估与导致网络成瘾相关的人格特征,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区别于非成瘾者在自主、警觉、情绪化三指标上分数较高,在自我开放性及世故性上得分较低。 调查显示 网络成瘾与个体所遭遇的某种生活事件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上网者的心理特点或成因来说,其遭遇的生活事件、睡眠缺少、经验不和以及防御机制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上网成瘾者和不成瘾者之间在孤寂感、自我灵活性、经验不和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防御机制、生活事件2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心理防御机制缺乏和重要的生活事件和习惯是可能导致上网者成瘾的主要原因。 网络成瘾的综合模式 1、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认知—行为模式(Abramson et al,1989):应激(生活事件)-认知失调(障碍)-PIU 2、John M.Grohol提出了的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模式:迷恋-觉醒-平衡 3、IAD的综合模式 :成瘾-依赖-改变-恢复 恢复期 改变期 依赖期 成瘾期 网络成瘾归因 学校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方式 社会生活环境 个体心理品质 形成网络依赖 自我改变 环境改变 团体辅导 戒断 恢复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 1、对认知过程、行为过程和的影响 Granic和Lamey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自我组织的特性可能导致使用者思维模式出现5个方面的变化:要素主义思维转向虚幻感,情景化的批判思维机能的发展,体现自我同一性的元认知的出现;思维流畅性增加,效能感的发展。 2、情感以及自我意识方面 Egge和Raut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