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治的临床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5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治的临床研究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1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中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临床治疗上自拟经验方及经方加减化裁均可,口服和灌肠给药并见,疗效明显。在扶助正气、健脾止泻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从而使溃疡早期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84-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发生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一种弥漫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可归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腹痛”、“肠痹”等范畴。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从整体上辨证治疗,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中药内服、外治、针灸等,均有大量相关的临床报道。本文仅就近几年来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1.证候标准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点,中医可归属“休息痢”“久痢”和“肠澼”等病范畴。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2009)证候分类标准。大肠湿热证:主症: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舌质红,苔黄腻。次症: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口臭;脉滑数。脾虚湿蕴证。主症: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次症:腹痛隐隐;脘腹胀满,食少纳差;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脉细弱或细滑。寒热错杂证。主症: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次症:腹痛绵绵;四肢不温;腹部有灼热感,烦渴;脉弦,或细弦。肝郁脾虚证。主症: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次症:大便稀溏,或黏液便;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嗳气不爽,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脾肾阳虚证。主症:久泻不止,夹有白冻,甚则完谷不化,滑脱不禁;形寒肢冷。次症:腹痛喜温喜按;腹胀,食少纳差;腰酸膝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阴???亏虚证。主症:排便困难,粪夹少量黏液脓血;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 病例共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4.6plusmn;21.5岁;初发型4例(8%),慢性迁延型26例(52%),慢性复发型18例(36%);为直肠型4例(8%),直乙状结肠型8例(16%),左半结肠型(脾曲以远)23例(46%),广泛结肠型(脾曲以近)5例(10%)和全结肠型15例(30%)。大肠湿热证6例(12%),脾虚湿蕴证12例(24%),寒热错杂证13例(26%),肝郁脾虚证12例(24%),脾肾阳虚证4例(8%),阴血亏虚证3例(6%)。 2.2治疗方案 治疗组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进行辨证施治,包括中药口服及灌肠,总疗程为12周。 中药口服进行治疗:大肠湿热证:选用芍药汤加减治疗:黄连3~6g,黄芩10g,白头翁10g,煨木香10g,炒当归10g,炒白芍20g,生地榆10g,白蔹10g,肉桂3g(后下),生甘草6g。脾虚湿阻证: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炙黄芪20g,炒白术10g,炒薏苡仁30g,白及6g,白芷10g,炒白芍20g,木香10g,黄连3g,地榆10g,炙甘草5g。肝郁脾虚证:选用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炒柴胡10g,炒白术10g,炒白芍15g,防风10g,党参10g,茯苓15g,陈皮10g,炒枳壳10g,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脾肾阳虚证:采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党参10g,干姜5g,炒白术10g,炙甘草3g,补骨脂10g,肉豆蔻5g,吴茱萸3g,五味子6g,三七粉(冲服)3g。寒热错杂证: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乌梅10g,黄连3g,黄柏10g,肉桂3g(后下),炮姜5g,党参10g,炒当归10g,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阴血亏虚证:采用驻车丸加减治疗:黄连3g,阿胶15g(烊化),当归10g,太子参15g,北沙参15g,麦冬15g,白芍15g,乌梅10g,山药20g,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至300ml,分两次服用,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随证加减。中药灌肠治疗采用灌肠方[黄柏30g、石菖蒲20g、苦参10g、地榆30g、诃子10g、白及10g、三七粉3g(冲)、锡类散1.5g(冲)]治疗。用法:灌肠方水煎两次,混合浓缩至120ml,每晚睡前灌肠1次,每连续灌肠12d后停灌2d。总疗程为12周 2.3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有效:总Sutherl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2013年脑出血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 2009-2011年我院54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doc
- 2009年—2011年428例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doc
- 2009年大连市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doc
- 2009~2012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doc
- 200例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合并症调查与治疗措施探讨.doc
- 2010-2012年我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及药敏分析.doc
- 2010-2012年番禺区“四害”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分析.doc
- 200例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限制性液体治疗护理体会.doc
- 2010年和2011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分析及备考策略.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