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docVIP

2009~2012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2012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009~2012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邱义城1 卢玉贞2 汤凤珍3 欧阳英娥3 (1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 广州东莞 523000) (2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 广州东莞 523000) (3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州花都 510800)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9-2012年间院内住院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病区分布、药敏结果、耐药性变化和耐药组合情况。结果 4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外科、中心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内科。痰标本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74.4%。药敏结果显示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FEP)等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的趋势。结论 医院内获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且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分离菌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临床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41-03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导致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败血症等在内的多种感染。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在医院环境中长时间存活的特性,是医务工作者手上最常分离的革兰阴性菌,极易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在我国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大于30%[1],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其耐药性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可为临床预防控制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故本文对我院2009~2012年住院患者分离的931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来源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931株,标本来源包括痰液、伤口创面分泌物、中段尿、无菌体液、血液、眼耳鼻咽分泌物、脓液等,排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 1.2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 执行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主要用美国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96 Plus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其中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由西门子公司提供的NC31微量板。 1.3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大肠杆菌ATcc15922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4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M-H平板由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细菌鉴定与药敏板采购于由美国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公司生产的药敏板 。药敏板包括的药敏有阿米卡星(AMK)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SAM)、氨曲南(ATM)、复方新诺明(SXT)、 环丙沙星(CIP) 、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庆大霉素(GEN)、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CC)、头孢吡肟(FEP)、 头孢他啶(CAZ) 、头孢西丁(FOX)、头孢唑林(CZO )、妥布霉素(TOB)、亚胺培南(IPM)、左氧氟沙星(LVX)、头孢噻肟(CTX)、头孢曲松(CRO)。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WHONET 5.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标本来源分布 4年间从医院各类标本中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931株。标本来源以下呼吸道(痰液标本)为主(74.4%),其次为伤口创面分泌物标本(8.8%)、中段尿(7.0%)、无菌体液(2.2%)、血液(1.7%)、眼耳鼻咽分泌物(1.6%)、脓液(1.6%)等。标本来源见表1。 2.2病房科室分布 4年间从医院各类标本中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931株。病房科室分布主要在神经外科,中心ICU,神经内科,颐康园 (综合区),呼吸内科,显微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肿瘤科,感染内科,肾内科等,其中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共计237株,其次是中心ICU和神经内科,分别为175株和72株。不同的病房科室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各不相同。病房科室分布见表2。 2.3耐药率的变化情况 4年间耐药率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