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笑低头心已倾 他是一个穷小子,她是一个大家小姐。他们是杭州之江大学的大学同学,她比他晚三届,他比她小半岁。 他是之江才子,夏承焘说他的才华只有苏东坡能相比。她是之江校花,施蛰存说她的新诗有“不下冰心之才”。 他们因诗相识,因诗相知,最后因诗相爱和相离。 我的野心,是想成为你的好朋友 1932年,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来了一位衣着平凡、独立不羁的女学生。她的言论让之江的同学大开眼界:“女性穿着华美是自轻自贱”,“认识我的知道是宋清如,不认识我,我还是我”。 宋清如出生在常熟西乡栏杆桥一个地主家庭,排行第二。这位二小姐天性好学,以“不要嫁妆”为代价,获得了上新式学堂的权利。刚上大学,她的诗才就引人瞩目,《现代》杂志主编施蛰存读了她的诗稿后,竟回了一封长信,称她“一文一诗,真如琼枝照眼……”。 就在之江大学诗社欢迎新社员的大会上,宋清如第一次看到了朱生豪。宋清如的入社诗作是《宝塔诗》,朱生豪在传阅时,“只笑了笑,既不是嘲笑,也不是捧场”。正是这非同凡响的一笑,种下了知己情缘。 朱生豪生于嘉兴南门一个没落小商人家庭,10岁丧母,12岁丧父,孤儿三人,由早孀的姑母抚养长大。由于他成绩优秀,经校方推荐,保送入大学。他的才华深得之江诗社社长夏承焘老师赞许:“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其人今年才20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 瘦弱苍白、寡言内向、很少激动忘情的朱生豪,对宋清如却一见钟情,写了诗和信给她:“楚楚身裁可可名,当年意多亦纵横。同学伴侣呼才子,落笔文华绚不群。招落月,呼停云,秋山朗似女儿身。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竟已倾。”“我的野心,便是想成为你的好朋友;现在我的野心,便是希望这样的友谊能继续到死时。” 大学的相识相聚只有一年,此后十年,为谋生,两人聚少离多。宋清如送给朱生豪一支钢笔留念。用这支笔,朱生豪翻译了180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集》,给她写了540余封情书。 飘零成久别,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 1933年7月,刚毕业的朱生豪进了上海书局任职,参与编纂《英汉四周辞典》。他写信给宋清如:“因为昨夜我曾梦着你,梦得那么清楚而分明,虽然仍不免有些傻气……我们并肩漫步着,我知道这是个宝贵而幸福的瞬间,我们好像一句话也不说,又好像说了许多话,更没有别人在旁边。” 次年春,宋清如写了一首诗寄给朱生豪。前四句是: “假如你是一阵过路的西风/我是西风中飘零的败叶/你悄悄来又悄悄的去了/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 不久,朱生豪借用她的诗意,填了一首《蝶恋花》:“不道飘零成久别,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叶落寒阶生暗泣,秋风一去无消息。倘有悲秋寒蝶蝶,飞到天涯,为向那人说。别泪倘随归思绝,他乡梦好休相忆。” 这一诗一词的唱和,后来竟成了两人一生情缘的写照。他们相恋后,经历了漫长的离别、坎坷的生活奔波,“似乎我每次离了你5分钟,便别了你100年似的。” 1935年上半年,有感于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全译本,朱生豪决意用业余时间翻译一部明白晓畅、忠实原文意趣的散文体莎士比亚全集。 他写信告诉宋清如,说要把译著作为献给她的礼物。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除了被不朽名著所闪耀的人文光辉所打动,也是希望在日本肆意欺凌中国的困境之下,为民族争一口气。当时,莎士比亚全集已有日文译本,却还没有中文译本。 朱生豪一边翻译,一边上班,除了看电影,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给宋清如写信。花了两年时间,他翻译完了第一部分喜剧九种,准备再花两年,完成全部作品。 他计划得很周全,但世事难料。 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寇炮火炸毁了上海闸北,他已译出的喜剧九种和多年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 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他再度失业,在经济极度困窘的情况下,在家重译喜剧。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冲进《中美日报》馆,朱生豪夹在排字工人中逃出,再次失去了重译的稿子。 为了在逃难时行动方便,友人张荃建议这对精神情侣立即结婚。1942年5月1日,宋清如和朱生豪各借了一套新衣,在上海办了个不能再简单的婚礼。 从此,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集》既成了他的事业,也成了她的事业。 对你的眷恋,一滴一滴掉在我的灵魂上 为了躲避日军骚扰,两人婚后即去了宋清如老家。朱生豪经历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刻,也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他开始第三次重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翻译是劳累而紧张的,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朱生豪曾对宋清如说:“我很贫穷,但我无所不有。”表达了他对婚后生活的欣喜之情。为了调剂工作和生活节奏,他俩根据爱好,一起选编了《唐宋名家词四百首》作为“课间休息”。 由于常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