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理论与方法》验光.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视状态 远视状态 远视状态 “低度”近视状态 “低度”近视状态 正视眼 中和 屈光度和影动的关系:矫正——顺正逆负 顺动:远视或“低度”近视 逆动:“高度”近视 “中和点” 其他观察指标: 速度 中和点越近,速度越快 亮度 中和点越近,亮度越强 宽度 中和点越近,光带越宽,注意“假性中和” 特殊影动:圆锥角膜、不规则角膜,以中央为准 影动速度 中和点 被检眼出射光线会聚于检影镜平面 有一定波动范围,并不是固定的一个“点” 受球差、角膜反光、瞳孔大小、工作距离影响 工作距离越近,“中和区”越小,误差越大 瞳孔越大,“中和区”越大 窥孔的应用: 反射像过亮——缩小窥孔,可得到边缘锐利的反射像,提高敏感度。 反射像过暗——如屈光介质混浊者,增大窥孔,得到更亮的反光 中和点 光源和平面镜的距离——其距离和光源的运动量成正比,接近中和点时,反射像较为锐利。因此要尽量缩短其距离,投射系统利用凸透镜和点光源这一设计 光源尽量小,使得视网膜反射光更小、更锐利——带状光检影镜的单丝灯泡光源 判断方法:a 前后移动,前顺后逆 b 加±0.25D球镜,正逆负顺 c 凹面镜:改变光带宽度 工作距离 原则上,工作距离越远,误差越小,但是考虑要方便进行影动观察和镜片更换操作,需要有合适的工作距离(50cm,67cm,1m) 观察面(接收面)为检影镜,因此中和的结果是反射光线会聚于检影镜,并不是出射平行光线,我们要得到的真实屈光度为使被检眼出射平行光线时的屈光度,因此要排除工作距离所造成的光线会聚,即所得屈光度减去(+1/WD) 为了工作方便,也可以使用“工作镜”,即事先在被检眼前加+1/WD的透镜,最后结果直接由所加镜片相加获得(不算工作镜) 工作距离和工作镜(二选一) 散光眼的影动 破裂现象 厚度现象 剪动现象 都是发生在非子午线轴向上的现象 方法:①找到子午线 ②a.分别在各子午线上使用球镜中和 b.在一条子午线上中和完后,直接继续加柱镜,中和与其垂直方向子午线的度数 ③计算屈光度 散光眼 A×a×sinα+B×b×sinα 误差来源 年龄:与主觉验光相比,年轻者偏正,年老者偏负 对准效果:中心凹、视轴未对准,一般认为不超过10°误差较小 球差 角膜周边屈光度? 色差检影用到的视网膜反光未红色,比白光波长长,结果更为远视化 反光部位 视网膜反光主要来自内界膜和Bruch膜,年轻人主要来自内界膜,位于视细胞前,远视性误差;老年人较多来自Bruch膜,近视性误差 检影步骤 检影分静态和动态检影 静态检影:①坐位,去除原镜,调整高度(同水平) ②双眼睁开,注视视标(遮挡随时报告) ③检查者双眼睁开,左手左眼检左眼,右手右眼检右眼 ④360°旋转光带,判断是否有散光 ⑤散光眼分别在各子午线上检出度数,单纯球镜眼直接检出度数 ⑥计算屈光度(考虑工作镜或工作距离) ⑦保持该眼镜片不变,直接检另一眼,步骤相同 动态检影 让患者注视不同距离视标,在不同的调节需求下分别进行检影,用以检测患者调节反应等参数 动作要快 历史 1850年,Helmholtz发明检眼镜 1859年,Bowman观察散光眼底时带状反射光线 1873年,Cuignet改进检眼镜,发现影动与屈光度相关,认为来自角膜屈光度,命名“Keratoscopie” 1878年,Mengin确定反射来自视网膜,推广检影法 1880年,Parent光学计算,定量测量镜片屈光度,使用“retinoscopie” 1903年,Duan在散光眼检影时用柱镜,Landolt提出远点理论并将光源装在检影镜内 意义 检影作为历史悠久的一门技艺,传承至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精确度 灵活性,可操作性 适用性 成本 多实践!!多实践!!(配合好,散过瞳孔,屈光介质透明的患者) 电脑验光 原理与检影验光类似 患者注视无限远视标,检测光(红外)由眼底反射,改变其聚散度,使检测光清晰成像于视网膜,通过计算机计算屈光度 结果偏近视过矫,主要原因为近感知调节 设计上使用光标“雾视化”,效果有限 客观验光反应使被检者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所需要的屈光矫正,但是没有考虑视网膜以上视神经通路以及中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