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心,文学的灵魂 ——李贽《童心说》教学设计 平山县外国语中学 曹克利 教学目标: 1、 读懂原文,积累实词。 2、了解明朝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3、学习李贽步步紧逼、排山倒海的批驳艺术。 4、学习李贽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教学难点:了解程朱理学的进步性与消极性,了解阳明心学。 教学重点:1、了解《童心说》的积极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2、正确认识李贽对儒家经典的批判。 教学方法:1、问题引领,环环相扣。 2、结合讨论,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过一篇《皇帝的新装》,大家都读过,在那样一个病态的社会里,所有的大臣都在吹捧新衣的光鲜亮丽,只有一个小孩子戳穿了这个骗局,撕下了众人虚伪的面具。这颗纯洁的“童心”就像夜莺的歌声,划破无情的黑夜,显得格外嘹亮、格外珍贵。其实,在中国文坛,也有很多作家呼唤“童心”,其中呐喊的最响的当属明朝的思想家——李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代表作《童心说》,走进他非凡的精神世界。 二、齐读课文,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重点词句:知、曷、胡然、遽失、闻见、以为主于其内、障、根柢、矮人、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 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三、文本研读 1、 “童心”是什么? 明确:?“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2、作者认为,童心丧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李贽认为,许多文人学士之所以失去童心,是“道理闻见”不断影响的结果。而“道理闻见”又从“多读书识义理”而来,读的什么书?儒家经典。 3、儒家经典怎么成了扼杀童心的刽子手? 宋明理学:见“补充材料” 如果说真正的儒家思想是价值连城的真古董,那么,“假道学”就是骗钱害人的假古董了。 (教师举例,帮助理解) 1、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中的,文中 “世伯”. 2、《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4、作者既认为“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又说“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意即要读书,两者是否矛盾?怎么理解? 明确:李贽认为,读书的目的应是“护此童心”,而理学家的目的,却是“障其童心”。“护此童心”,就是要保留个性,保护真心;而“障其童心”,却是要摧残个性、扼杀真心,所以并不矛盾。 5、失去了童心便会造成怎么样的社会恶习? 明确:李贽认为,失去了童心,必定是“满场是假”。文中连用18个“假”字,突出了他对假文学的鄙视和厌恶。 6、作者认为“天下至文”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7、学习李贽先驳后立、排山倒海的批驳艺术。 明确:(以第三段为例)李贽从反面入手讲儒家经典的种种危害,再确立童心是好文学的唯一标准。且采用排比句式、反问句式,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立场极为鲜明,语言极为犀利,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达了对假道学的极度厌恶,对自由真诚的极度渴望。 8、末段似乎否定了儒家经典的价值和地位,怎样理解?(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明确:作者认为,儒家经典中,大半文字并非出于“圣人”之口,其中多有虚假之词。即使是出于“圣人”之口,也是针对具体问题而发的议论,因此,不能视为“万世之至论”。(教师举例:后世对“以德抱怨”“无毒不丈夫”的歪曲理解。) 这样,李贽就把道学家们赖以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拦腰截断,给予假道学以致命一击。其实,李贽并非否定儒家经典的一切价值,他批判的主要是假道学们对经书的盲目迷信、断章取义、食而不化的丑陋现象。 9、佩服不佩服李贽的勇气?猜猜看,李贽的文章发表后他的遭遇。(补充作者简介) 明确:《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篇檄文,在当时有着很大的震撼力。因此,被统治者指责为“流行海内,惑乱人心”的文章。朝廷立即对他的书籍进行查封,并把他逮捕入狱。最后,一代思想家李贽不堪侮辱,在狱中割喉自尽。但他的思想之光并没有因为自杀而消亡,穿越历史的迷雾,仍旧熠熠生辉。 10、(总结讨论):李贽思想的进步性及对后世的影响。 思想实质:尊重个体,保持真我,追求人性自由。 经济发展:与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文学创作: 一、文学创作一定要表现人的真情实感。(现代学生作文大多是华丽而无根的“圣诞树”) 二、反对复古主义,反对厚古薄今。 三、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 尤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明代的汤显祖《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明代的“三袁”: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的并称。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强调情义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代表作:《满井游记》 清代的曹雪芹《红楼梦》、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近代的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