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Nov. 2014/ No.6 明代文学研究 从重“曹、韩遗迹”到“天厩万匹皆吾师”: 王世贞“自然”思想探赜 魏宏远 [摘 要] 从重“曹、韩遗迹”到“天厩万匹皆吾师”,是王世贞由重“字师”向重“心师”的一大转 变,这一转变是通过对“自然”思想的提倡来进行的。王世贞“自然”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其早年热衷学习前人经典,以此获取创作灵感;晚年受昙阳子“三教合一”思想影响,摆脱了模写经典 的程式化写作,弱化“秦汉”“盛唐”等取法对象,强调抒写真情,追求恬淡的创作风格。王世贞“自然” 思想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经由“苦思”“琢磨”再到“自得”,经由“师古”再到“师心”。 [关键词] 王世贞;自然;师古;师心 王世贞文学思想呈现出流变的特质。他早年随李攀龙倡导复古运动,强调对前人经典的学习, 努力学习“曹、韩遗迹”以获取创作灵感,然后再进行创作。随着学习的深入,王世贞意识到学习前人 经典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于是开始关注经典是如何产生的,即注重从现实生活获得 创作之源,提出“天厩万匹皆吾师”。然而《明史 ·文苑传》、《四库全书总目》、《列朝诗集小传》、《静 志居诗话》等却忽略或遮蔽了王世贞的这些变化,《明史 ·文苑传》甚至将其打造成“文必秦汉,诗必 盛唐”、模拟剽窃、食古不化的典型。其实王世贞晚年其复古思想已开始松动,对程式化的写作有很 多反省和批判,可是清人为了简化七子派复古运动的内容及意义,突出七子派门户之争、模拟剽窃之 弊,有意遮蔽王世贞对复古的反省。清人的观点又为今人所接受,甚至被进一步强化。 一、王世贞“自然”思想的产生机制:“师古”与“师心”相剂 对创作者而言,一般都有一个早期模仿别人、后期强调“原创”的阶段,对王世贞来说更是如此。 但奇怪的是王世贞得名并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复古,或者说“模拟”。那么,人们为何将其视为模拟 者?这一观点又是从何而来? 文学博士,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730000。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 (12&ZD159)阶段性成果。 124 朱明政权立国,为荡除胡元影响,在文化上掀起恢复汉唐之制的一系列举措。在这样一种大的 ① 文化背景之下便有了七子派的复古运动 。由于对历史经典有着强烈的情感认同而导致七子派在创 作中过于偏爱模拟经典,在他们思想深处似乎认为经典较之现实更为重要。王世贞早年随李攀龙倡 导复古运动,表现出偏爱模写经典的倾向,提出:“李献吉劝人勿读唐以后文,吾始甚狭之,今乃信其 然耳。记问既杂,下笔之际,自然于笔端搅扰,驱斥为难。若模拟一篇,则易于驱斥,又觉局促,痕迹 ② 宛露,非斫轮手。自今而后,拟以纯灰三斛细涤其肠。” 此时王世贞正处在思想未定型阶段,接受了 李梦阳的复古思想,强调研读六经、《老》、《庄》、《左传》、《史记》等秦汉典籍,对“西京以还,至六朝及 韩柳”则“铨择佳者”熟读涵咏,目的是为了从古人作品中寻求创作灵感,经由对前人典籍的消化吸收 再进入作品的创作。 选取特定的学习对象就会形成特定的审美心理及创作风格,这样历史经典就会对学习者起到一 定反塑作用。这种由对前人经典的学习然后再进行的创作会导致模拟之弊。王世贞也意识到这一 点,于是便有了学习经典而不可再造经典的慨叹:“千古而有子长也,亦不能成《史记》,何也?西京以 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不称书矣,一也;……呜呼!岂惟子长,即尼父亦然,六经无 可着手矣。”(《艺苑卮言》卷三)任何经典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有属于经 典的特定内容和表现形式。然而时过境迁,司马迁作《史记》、孔子删改六经的历史已无法复原,为此 就是司马迁重生,《史记》也不能再造,也就是特定的表现形式必须与特定的表现内容相匹配,否则也 难以成为经典。这说明王世贞认识到了经典与时代的关系,认为“古”已不可“复”,实则是对复古运 ③ 动的自我反省 。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