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民间和宫廷的茶具 陈文华.doc
中国古代民间和宫廷的茶具 中国农史(AgriculturalHistoryofChina)2006.4 中国古代民间和宫廷的茶具 陈文华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39) 【摘要】本文综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中国-b-+L~茶具进行宏观的考察,认为茶具随着饮茶方式的产生而产 生,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民间百姓与宫廷贵族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不同,人们在饮茶过程中的价值追求 也不相同,因而在茶具文化上也呈现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茶具;饮茶方式;民间茶具;宫廷茶具 【中图分类号】S-09;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06)04—0003—09 RoyalandFolkTeaSetinAncientChina CHENWen.hua (AcademyofSocialSciencesin]iangxiProvince;CenterofArchaeologicalExploitadonforChinaAgdeuhure, N~nehang330039) Abstract:InvirtueofthearchaeologicaldataandtheliteratureeoneemedfortheteasetinancientChina, thispaperbelievesthatteasetdevelopsandchangesalongwiththewayofteadrinking.Owingtothedifferent livingstandardsandpoliticalstatusbetweencommonpeopleandroyalaristocrats,peopleseekdifferentvalues inenjoyingtheirteas.whichlcadstotheobviousdifferenceinthecultureofteaset. Keywords:teaset;wayofteadrinking;folkteaset;royalteaset 一 ,古代茶具的发展概况 茶具就是饮茶的器具,它是为饮茶服务的.什么样的饮茶方式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茶具.因此在探 讨茶具的产生和变化之前,需要先了解我国饮茶方式的演变情形. 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最早具体记载饮茶方式的是三国时期张揖的《广雅》:荆巴问采茶作饼,成以 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其饮 用方式是将茶饼放在火上烘烤到呈赤红色,将它捣碎成粉末状,放到瓷器中,再冲入开水,还要加入生 葱和生姜.可见当时使用的茶具是瓷器做的,虽然没有讲明具体形状,总是壶,罐,瓮一类的容器.喝的 时候还要从瓷器中舀出来倒在杯碗中.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人口,皆浇灌取 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藓以当酒.既然以茶代酒,应是装在酒壶中, 再倒进酒杯里.这里是利用酒具当茶具.所饮之茶应该就是《广雅》所说的掺有葱,姜的茶汤.这种方 法与唐代的瘗茶法基本相同.陆羽《茶经?六之饮》:乃斫,乃熬,乃炀,乃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 【收稿日期】2006—09—19 【作者简介】陈~@(1935-),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考-b-~g中心研究员.重点学科茶文化学学科带 头人,主要从事农业考古和中国茶文化研究. 一 3一 干孵摹史2006.4 焉.谓之瘥茶.这里的瓶缶正可与《广雅》的瓷器相印证,乃知是瓷瓶和瓷罐(缶). 到了唐代,盛行饼茶,其煮茶方式据陆羽《茶经?五之煮》记载是:先将茶饼烘烤去掉水分,用茶碾 将茶饼碾成粉末,筛成茶粉,再放到锅里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像鱼眼一样的水珠并微有 声响,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点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此时要用瓢舀出一 瓢开水备用.再用竹夹在锅里搅打使开水形成旋涡状,然后将茶粉从旋涡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 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谓三沸,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煮好了.然 后分五碗奉给客人品饮.显然,煮茶用的器具要比瘫茶复杂多了,至少有烧火的炉,烧水的锅(《茶 经》称锄,烤茶的夹子,碾茶的茶碾,筛茶的筛子(《茶经》称罗),搅打开水的竹夹,舀茶的瓢,盛茶汤的 碗. 宋代流行点茶法,据蔡襄《茶录?论茶》记载,是先将茶饼烘烤,碾碎,筛成粉末,然后将茶粉舀进茶 盏,注入少量开水,将茶粉调匀,再注入开水,用竹夹击拂使之产生泡沫,再注入开水就可直接饮用.与 唐代煮茶相比较,宋代点茶不用锅烧水,而是用汤瓶,茶粉不是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击拂使 之产生泡沫,茶盏既是点茶的器具又是饮茶的器具,具有双重身份,显得格外重要,击拂茶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