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情在语文课堂中流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诗情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让诗情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 周东俊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说:“教育,诗意地栖居在心灵中。”教育的真善美到了极至,便是一幅画,一首诗。诗和画中的人,便也有了超然的空灵和雅致。 ??????一、用诗意的语言构建道德认知 ??????诗意的语言华丽多姿、精炼隽永,它传递着奇幻和邈远,述说着祈盼和热情。 ??????案例1: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向他的学生这样描述寄生的野草:“它们确实不道德,为了生存简直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如白克良德斯丁草,专门寄生在桤木的根上,吸取它的营养。自己倒是茁壮成长了,那桤木的根却被它毁掉了。再如菟丝,它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自己不努力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却总是想着偷懒,榨取别人的血汗养活自己。它扑到苜蓿们身上,这些可怜的植物,被它卡住了喉咙,一点儿气也透不过来,又无力反抗和挣扎,最后只好任其摆布,被这恶魔吸干了血液,吃光了皮肉,而凄惨地葬送了生命。” ??????学生们哪里是在听课,简直像是在听童话故事。这种教育措辞含蓄,引人入胜,而不照本宣科,怎能不使学生豁然开朗,兴趣盎然? ??????案例2:这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班规:1.它默默地承载着我们的重量,即使我们的重量一天天地增加。你忍心听到它痛苦的呻吟,看到它残损的肢体吗?(不损坏桌凳)2.一滴水就有一朵花的故事。(节约用水)3.大地是一位朴实的老人,它可不愿再让我们给它涂脂抹粉。(不乱丢瓜皮果壳)…… 这些条规不再露着一张张冷冰冰的面孔,举着“禁止”、“不许”的权杖,而是在启发,在诱导,在吟着一段段诗句。她传递着美,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它带来的不再是拒绝和对抗。 ??????二、用诗意的情境提升道德情感 ??????有一种情境,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智成长的快乐;在这里创造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在这里充分展开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这种情境就是诗意的。 ??????案例3:一天,一位老师在楼下散步,见两个孩子正摇着一棵新栽下的小树。这位老师略加思索便走上前去,抱住小树,把耳朵贴在小树上,装作认真听的样子,还不住地点头。“您听什么呢?”“我听小树说话呢!”“它说什么啦?”“它说你们刚才摇得它难受极了,根都要折了,让我告诉你们别摇了,等它长大了好给人们遮凉,行吗?”“行!”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无论是老师预设,还是学生动态生成,只有创设诗意的教育情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才有可能。诗意的情境既含有对童心的呵护,又引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唤醒着他们心中的期待和憧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三、用诗意的操作锤炼道德意志 ??????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学生好动爱美,喜新猎奇,情感丰富,精力旺盛,他们反感那种开会、读报、讨论,从原则到原则,从概念到概念,静止呆板、空洞枯燥的教育模式。 ??????案例4:学生D行为散漫,纪律性差,但自尊心极强。有一次他上课走神,埋着头翻阅自己的写生画册。下课后,我向他借来那本画册,他十分不安。我仔细看完了他的作品,写了一张纸条夹在画册里还给了他。纸条上写着:“你的画非常漂亮,如果你能改掉听课走神、行为散漫的毛病,你的优点就会更突出。只要坚持,你一定能成为一名画家。”这孩子真的逐渐改正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客观的评价,委婉的规劝,善意的提醒,热切的希望……融注满腔爱心的小纸条以含蓄的方式为师生创设了情感沟通的心理效应场,促使学生自我矫正,其效果是空洞说教或严厉责备所无法比拟的。 ??????四、用诗意的惩罚深化道德行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但教师在实施惩罚前须有一个完整而清醒的认识,艺术地把握、运用惩罚手段,从而既能达到惩罚教育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也就是让惩罚艺术化、诗化。 ??????案例5:新学期的第一次卫生扫除,因为座位、值日、班干部都没有确定,不好安排,我就宣布为义务劳动,学生自愿参加。离开教室,我站在楼梯口静候。很快,一人从后门探头观望,准备开溜,看到我没走远就缩回教室。紧接着,先后从后门溜出了三人。我转身迎住他们,自言自语:“一、二、三,够了。”接着我将他们带回教室,大声宣布:“刚才,这三位同学率先到楼梯口向我报名参加今天的教室卫生大扫除,我宣布他们是第一批志愿者。”真正的志愿者们哈哈大笑,这三人不好意思地从他们手中接过抹布、扫把和铲子。反常的安排,幽默的效果,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我们不应谈惩心惊,说罚色变,诗意的惩罚恰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这种“机智”教给孩子们的,比起传统“机制”下的金刚怒目,无论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