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7月,第37卷第4期,Ju1.,2007,Vo1.37,No.4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 姜彩燕 (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摘 要:为了探寻作为生命现象的疾病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被赋予的隐喻功能,运用作品细 读及归类分析的方法,挖掘出现代文学疾病抒写当中所隐藏的社会、文化以及道德内涵。认为中国 现代作家笔下的疾病不仅仅是在陈述一种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而且常被当作对文明的隐喻与批 判;反映出现代文人的浪漫风气;包含着作家对主人公的道德评判指向。 关键词:疾病;隐喻;批判;文明;浪漫;道德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7)04-0081-05 疾病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是和人类共始终的。 它不仅是医学关注的范畴,同时广泛渗透于社会、文 化、哲学、艺术以及 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当中。遭遇 疾病、承受疾病、战胜疾病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的 经验,然而,如何看待疾病、表现疾病之于人生的意 义却是文学家常常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如果说 在医学领域有一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历史,那么, 在文学领域就有一部体验疾病、想象疾病以及书写疾 病的历史。在源远流长的疾病书写史中,疾病已经不 仅仅被看成是一种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而是常常被 当作修辞手法或隐喻加以使用,附带着社会的、文化 的、道德的、政治的或者美学的含义。本文对中国现 代作家的疾病书写做一考察,分析现代文学史中常见 的几种疾病隐喻类型,探讨疾病作为一种生命体验而 常被文学家象征化、隐喻化、符号化的现象,挖掘其中 所隐藏的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的内涵。 一 、疾病——文明的隐喻与批判 在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当中,“病人”是几乎所 有作家都要涉及的书写对象。然而,在很多时候,身 心的健康或疾病在作家笔下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生 命现象来处理的,而是常被隐喻为民族肌体的强健 或衰败。对鲁迅来说,父亲的病成为他童年的创伤 性记忆,促使他走上求医之路,而对“中国国民性的 病根何在”的反复思索与追问,使他最终弃医从文。 在医学与文学的转换中,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被启蒙 者与被启蒙者的关系所取代,从过去通过医学治疗 个人的身体疾病的愿望发展到通过文学治疗民族的 精神疾病的理想。在他的作品中,描写“疾病”从来 都不只是为了表现个人的身体痛苦,而是蕴含着丰 富的形而上意味。如果对比鲁迅《父亲的病》与周 作人《若子的病》两篇文章会发现,周作人对女儿若 子生病的描写是实写,从发病时间、病人的症状到治 疗的过程一一交待。而鲁迅写父亲的病却是意在言 外,以为父亲的病寻求疗救作为出发点,展开对中医 误人的嘲弄,最终指向对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愚昧、 迷信甚至游戏色彩的批判。在《药》中,华小栓那瘦 骨嶙峋的身体上嵌的阳文的“八”字,生动地勾勒出 东亚病夫的身体形象,但是,小说的主旨却不在患病 者的个人疾苦,而是在对个人疾病寻求疗救之“药” 的过程里挖掘出中国民众的精神愚昧以及对革命者 的麻木和冷漠。因此,鲁迅笔下的疾病描写始终不 收稿日期:2006-06-20;修回日期:2007-05—10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FA02209) 作者简介:姜彩燕(19r71一),女,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81 止于身体的疾病本身,而是从身体指向精神,从个人 指向民族。“病”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隐喻,疗 病也被引申为对民族精神的救治,是“启蒙”的一个 比喻说法 。 在沈从文的笔下,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常常表现 为病态与健康的对比。在他那里,疾病往往和都市 上流社会联姻,而与湘西下层民众绝缘。《三三》呈 现的正是乡村中国的自然人所发现的都市人的病 态。在苗区山弯堡子里过着世外桃源生活的人眼 里,城市人与病几乎是同义语。在这篇小说中,沈从 文正是通过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乡村中国与现代 都市的第一次相遇后,乡村人城市梦想的破灭。而 大 自然的灵药也挽救不了城市人的死亡,因为他患 的已是第三期的痨病。在《八骏图》里,那个海边美 丽的青岛大学整个被病的气氛笼罩,达士先生周围 的7个教授个个好似病人。作者通过速写的方式, 透过物理学教授甲窗台上放着的保肾丸、鱼肝油和 头痛膏,勾勒出一种都市病、知识病、文明病的症状。 沈从文所肯定的是人的自然、和谐、健康的生命,而 都市的智者却由文明的绳索无形地捆绑住自己,拘 束与压抑自己,以至于变得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 因此,都市人的病态正是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威体育精装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劳动合同 .pdf VIP
- DLT1200-2013 电力行业缺氧危险作业监测与防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docx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A类)《综合应用能力》新版真题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3届高考数学二级结论快速解题:专题02 交、并、补(且、或、非)之间的关系(德·摩根定律)(学生版+解析版).docx
- 2025新大纲普通话命题说话50篇范文.pdf VIP
- 8.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陆上风电项目验收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docx VIP
- 2025年opq性格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 VIP
- 肿瘤进修汇报护理.pptx
- 2024福建省时政汇总(1-10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