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与文物 2002年第 6期 唐 高 力 士 墓 发 掘 简 报 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 唐高力士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 村,西南距县城 15公里。它是唐十八陵中最东端 的玄宗泰陵的唯一陪葬墓,西北距泰陵主峰金粟 山约 2公里 (图一)。1992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地面上现残存有封土堆 。封土堆正 南为村民打麦场,比较平整,东西两侧距村民房 屋不足 3O米,南侧 7O米开外也有村民房屋,北 侧和西北侧为果园。墓前原先立有 “大唐故开府 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一通。早在 清乾隆之前,碑已断为两截,清王昶 《金石萃 编 》载有其上半截碑文 ,下半截不知去向,直到 1963年南距封土约 9O米处原生产队饲养室窑洞 顶部坍塌,才在土中被发现。此后,神道碑经修 复,保存在县博物馆。碑文约 1650字,记载了高 力士的世系、官职、政治功绩、死因等 。并说明 此墓的下葬时间是在唐代宗宝应年间 (公元 762 年 至 763年 )。 高力士系历史名人、高官显宦,其墓自古至 今不断遭到严重盗扰。早期盗洞有两个,其一由 第四天井西北角 向下打破墓室东南角 ,另一个从 第一天井东壁 向下破坏 砖封 门和石 门后进入墓 室。近年的一个盗洞是犯罪分子 1996年使用炸药 爆破形成的,该盗洞人 口在封土堆西面果园内,盗 洞破坏墓室西北角 ,幸而 由于墓室 内淤土太多及 棺床石板所堵未能进入 。还有一个盗洞 自墓道东 10余米处利用当地村 民储水窖向西南掘进,打破 甬道东壁砌砖 ,也没有进入墓室内。另外 ,在封 土周围还发现近 1O个盗洞 ,均未进入墓室内。 1999年 7月至 1O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 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俑、墓志等文物 二百余件。现将发掘情况及收获简报如下: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一 、 墓葬形制 墓葬座北朝南,由封土、墓道、过 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八部分组 成 ,现存总长度 52米 ,方向 17O度 (图 二 )。 封土堆残高 7米,底边周长 48米, 顶部呈馒头形,夯筑 ,夯层不明显 。四 面都 曾遭取土破坏,已无法恢复原来的 大小和形状 。 墓道位于封土南侧,最南端开口距 地表仅 1O厘米。斜 坡墓道平面略呈梯 形 ,北窄南宽 ,宽度 1.4—1.6米 ,水平 长 14.2米,坡度 20度 。东西两壁用草 ·21· ,, 一 毒枣—一 图二 墓葬平、剖面图 拌泥抹平后涂以约 1毫米厚的白灰层 , 再在白灰 层上绘制壁画。墓道的斜坡底正中,有两道纵向 凹槽,估计是向墓室运送石料 、 棺木时留下的垫 木痕迹。填土为五花土 ,未经夯打 。 夹杂手印纹 、 细绳纹青色条砖,砖长 34、宽 17、 厚 6厘米,是 建筑墓室时使用的砖。在墓道南端开口处 , 发现 一 个平面形状不规则的浅坑 ,深约 5厘米 , 坑内 有黑色类灰烬,我们推测是下葬回填完毕举行祭 奠仪式遗留下的 “火燎”遗迹 。 墓道上有四个天井,均为南北向长方形 , 长 宽比例为 3:1。天井由南向北依次略有增大 : 第 一 天井长 1·5、宽 0.4、隔梁长 1. 6米;第二天井 长 1·56、宽 0.4、隔梁长 1.46米;第三天井长 1·6、宽 0·48、隔梁长 1.64米;第四天井长 1. 7、 · 22· 宽 0·54、隔梁长 1.64米 。 第四天井开凿在砖券甬 道的顶上 ,因而与墓室不相连通 。 天井内的填土 与墓道相同,亦为五花土,未经夯打 , 底部夹杂 有条砖和被扰动的陶俑等 。 三个过洞均为圆拱形顶 ,比较规整 。 每个过 洞两侧各有一个壁龛,共有六个壁龛 , 壁龛平面 均呈梯形,弧形顶。第一过洞顶部塌陷 , 残高 2.2 ~ 2·4米。东一龛高 0.94、开口宽 0.8米,最深 处宽 0·96、进深 0.74米,放置陶俑 45件 。 顶 部 被盗洞打破,没有发现封门痕迹 。 西一龛高 0.8、 开口宽 0·75、最深处宽 0.94、进深 0. 9米,放置 陶俑 15件,未发现封门痕迹 。 第二过洞高2~2.1 米。东二龛高 0·79米,开IZl宽 O.58、 最深处宽 O·8、进深 0·8米,放置陶俑 65件 。 开 口处竖置 两块条砖。西二龛高 0.8米,开口宽 0.72、最深 处宽 0.9、进深 0.69米 ,放置 陶俑 53件。第三过 洞高 2.1~2.3米。东三龛高 0.79、开口宽 0.7、 最深处宽 0.83、进深 0.68米 ,放置陶俑 14件 。西 三龛高 0.76、开口宽 0.65、最深处宽 0.77、进深 0.68米,放置陶俑 30件。 甬道位于第三天井北端,双层砖券拱顶,两 壁亦为砖砌。长 9.66、高 2.08米,北端开口位于 墓室南壁偏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