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高考地理试卷评析,2009备考建议 课件
6.加强审题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一轮复习阶段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1)答题字迹清晰,规范运用地理术语; (2)形成做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如光照图的一般做法、区域图的一般做法等等、“小模块”积累); (3)审题:大方向上不出现错误,能从题中正确解读有效信息,会“迁移”教材知识分析问题; (4)积累精华题、热点题,储备知识,厚积薄发。(开始需要教师的引导、督促、检查“好题本”) * 石家庄二中 朱月敏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朱月敏 2008年高考试题评析(全国Ⅰ卷为例)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 松嫩平原 高考考点:根据气候要素、农作物分布进行空间定位。 “当地1月平均气温3℃”→南方地区,图中农作物有油菜,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平原→太湖平原。 √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高考考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 1.11 2.22 6.37 65岁及以上(%) 90.39 83.15 58.36 15~64岁(%) 8.5 14.63 35.27 0~14岁(%) 701 167 35 总人口(万人) 2000年 1990年 1982年 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4.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高考考点: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与人口增长类型。 ?人口增长率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高考考点:人口迁移相关知识,考查人口增长的原因 √ √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高考考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三大产业的转移,经纬网的定位。 解析:从左图看①向西,②向东,③有向西的趋势。从右图看①向南,②向南,③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因此可以确定②为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所以确定①为第二产业,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一产业。 √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高考考点:读图分析问题 √ √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15° D.60°~70° 8.若Q点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 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高考考点: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推断昼夜长短,空间定位。 √ 本题还考查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挖掘的程度。 依据教材插图(上册第21页图)中的信息纬度60 °的最大昼长为18时29分,得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关注程度,学生只要 了解北京夏至日的昼长约14时51分或日出时间约4:30 就很容易选出答案D。 √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 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陕西省高新中学八年级(上)Units 1-2单元测试题.doc
- 2008年重庆地区数学学科求数列通项的类型及解法.doc
- 2008年重庆市潼南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初2009级第三次月考.doc
- 2008年高一物理知识总结.doc
- 2008年高三语文高考评分样卷.doc
- 2008年高三地理高考地理评卷思考课件.ppt
- 2008年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文科).doc
- 2008年西安地区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2.ppt
- 2008年高三化学高考试题分析和09年复习备考建议(有机化学).doc
- 2008年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教案六人教版必修一.doc
- 2008(重庆卷)数学试题卷(文史类)全解全析.doc
- 2008高考安徽数学文科试卷.doc
- 2008高考安徽数学理科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九年级政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doc
- 2008-2009学年云南省弥渡县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全国名校联考高三文综.doc
- 2008-200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测评九年级英语.doc
- 2008-2009学年华侨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测试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南京市高三数学教师寒假培训材料--《函数与导数二轮复习建议》.doc
- 2008-2009学年广东省柳铁一中高三物理周练习1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