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国立安徽大学首次招考命题教师研究.docVIP

新中国国立安徽大学首次招考命题教师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国立安徽大学首次招考命题教师研究摘要:1950年8月,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安徽大学举行新中国首次自主招生考试。在朱清华、宗志黄、敖世英和吴遁生等四位教授的商讨下,最终确定“国文”考试的试题。从四位教授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命题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真正懂得教育规律。关键词:国立安徽大学;新中国;“国文”试题研究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88-02新中国建立初期,大学新生招考几乎由高校命题,具有自主性;考试和招生范围由所在区的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统一划定,具有区域性。然而,作为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肇始,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学界对此研究的数量和内容有限,是高考制度研究的薄弱点。根据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资料,1950年8月,国立安徽大学面向整个安徽省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推行自主招生考试。通过报纸的宣传,在芜湖、安庆、合肥和扬州四地设立考点,实施自主招生考试,这次招考“为国为皖选拔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一、国立安徽大学真面目国立安徽大学在哪里?每当探讨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陷入错觉。从常识上看,合肥的“安徽大学”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难道有误?但是,在大量的档案原件和图书资料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第一,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与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1954年“分家”――芜湖的安徽师范学院和合肥的安徽农学院。第二,1958年,芜湖的安徽师范学院协助合肥大学――合肥市安徽大学的前身的建设。国立安徽大学历史悠久,源于1928年;国立安徽大学才人辈出,倾力服务社会建设;国立安徽大学名誉远扬,就1948年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的国立大学一共有31所,国立安徽大学排第13名”。安庆解放之后,国立安徽大学由于社会局势动荡,恰逢天降洪水,临江大堤溃决,师生迫切要求恢复教学秩序。为了降低办学成本,更好地服务人民,1949年底,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往芜湖,与赭麓的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合并,成为国立安徽大学。学校原有的师生、图书、档案、仪器和设备悉数转移赭麓。二、命题教师的简介当时,战争刚刚结束不久,社会秩序逐步恢复,不少有识之士对大学招考的呼声不断。这种呼声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恰如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说:“凡存在的,也就是说,凡像呼声这样事实上存在的,必然是现成的”。自主招生考试的试题中,“国文”是必考科目,该科考试试题以作文定高下,分正取生和备取生。据档案记载,这种命题由朱清华先生、宗志黄先生、敖世英先生和吴遁生先生等四人从几个方案中选出,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分细则。1.朱清华教授。朱清华先生为国立安徽大学文艺系系主任兼中文组主任,他生于1883年安徽颍州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通过乡试考中秀才,被乡邻称为“神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学习,和张君劢关系极佳;张君劢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是中国“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06年,他进入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这个学校后改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9―1912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奖学金,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治经济学。因他一心牵挂祖国和家乡的发展,于1913年底回国,一直到1926年,他以卓越的才识成为北洋政府顾问,受到了极大的尊重。期间,他在1914年担任北京国民大学董事会董事兼教员;1916―1917年,他成为北京蒙藏学堂教员;1923年,他返回安徽省,担任安徽财政厅厅长;1924年再次回到了北京,被聘为中国华北民国河北学院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后升为副校长;1928年,他为北平市筹备自治委员会委员长;1934年,他接替江天泽担任“私立北平民国学院”的校长;1938年,他充任振经委员会特聘委员,并兼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历社系的讲座教授;1941―1949年,他为安徽省立安徽学院中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44年冬,中华民国教育部设立“久任教员奖金”,朱清华先生为第一批获得者。2.宗志黄教授。宗志黄先生为国立安徽大学文艺系中文组教授。1900年出生,江苏常熟人。1915年8月―1919年7月,他就读江苏省立第六中学,1920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甲部预科,1922年转为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国文系,和台湾著名学者李敖的父亲――李鼎彝同班同学,为1926年的365名毕业生之一。毕业之后,宗志黄先生选择去北平交通大学铁路管理学院担任国文教员,同时兼任各校国文教员。1928年8月―1929年7月,兼任私立北平郁文学院国文教员;1929年8月―1931年7月,兼任北京平民学院国文教员;1930年8月―1932年7月,任北京辅仁大学国文教员;1932年8月―1935年7月,来到安徽,担任安徽省立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1935年后,任湖南省立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来到芜湖,为安徽省立安徽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