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   摘要: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教化之道,才能让当代教育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当代教育 文化基因 道德修养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当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道德却不断地滑坡:马路上,老人跌倒了,旁人却在犹豫要不要扶;市场上,商品流通了,“地沟油”却开始侵蚀我们的餐桌;官场上,不少官员暗地里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此种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重建精神道统,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由此可知要想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一定要花一番心血,才能洞见“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一、传统文化要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习主席说:“当今文化是在继承过去一切优秀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在的根本精神也是古代民族精神的发展和深化;明天的中国更是要继承历史的中国和现代的历史而发展下去。”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魂”和“根本”,一定要要贯穿古今,不能割舍。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如鲁迅的作品《祝福》就细致地描写了江浙一带农村祭祀、婚娶、禁忌等风土人情;《林黛玉进贾府》中更有大量有关民俗的描写,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跃然纸上;老舍更是善于写风俗的大师,他将《茶馆》的北京民俗特色发挥到了极致。《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等都体现出了作者当地的民风民俗。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一种文化,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世界上众多的古代建筑,成为展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初中语文课本中《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庄严肃穆;《巍巍中山陵》的巍峨气势;《故宫博物院》的精美壮丽;《黄鹤楼》的雄伟建造;《于园》的高超建造。无一不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绪。   3.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如初中语文课文中《鱼我所欲也》讲的是古代道德文化,赞扬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苟且偷生,见利忘义之人。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不畏困难,自强不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了而后”的博大胸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心所向。这些优秀篇章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理应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心灵与历史融合,无形中会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传统文化要有根本性和整体性   我们当代中小学文化教育应该注重根本,体现灵魂。就中小学而言,要加强语文、历史、品德、人文课,甚至要开京剧、书法、中国画、剪纸等课程,语文课本里更要增加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庄子》《劝学》《荀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庄子》等,连后世名家陶渊明、李白、苏轼、嵇康等人的思想和创作,都深受影响。   思想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发展的根本。教育者需要教出中华文化的精神来,让学生从中增加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而不是局限于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学习经典和历史是基本的途径,我们需要知道怎么深刻领会经典,如何通过系列课程来接受、理解、传承。   三、传统文化要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既有古代的传统,也有近代的传统。   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中学语文课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古诗文来体现的,选文多涉及治国修身、厚德载物、非攻仁爱、刚健有为、天人合一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如《岳阳楼记》体现的是忧国忧民;政治抱负《送东阳马生序》体现的是勉励晚辈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是历经磨难,终有所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