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目标;以下描述是种群吗?;知识要点:;种群是一个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起作用下的活的有机统一体,它有其发生、发展、繁荣、衰退和灭亡的过程。;思考?;结 论;2、种群的特征:;定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事例:每立方米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 特点: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也有差异。;1、样方法----植物;(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 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样方法取样问题:;计数原则: 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2)动物——标志重捕法。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A、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 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计算公式:;(3)细菌——显微记数法。 在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对某一酵母菌培养液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典例】(2011 年合肥一模)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方法归纳;定义: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定义: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它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1.(2013·浙江卷,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种群的存活曲线;例: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迁入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出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定义: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种群年龄组成图示解读 ; 2.柱形图? 例2.下图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4.统计图 例4.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加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 ;5.扇形图?  例5.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则甲国人口年龄组成属于(  ) ? ? A.增长型?? ? ??B.衰退型??? ???C.稳定型??? ? ?D.都不是 ?;.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可分为三种类型:雄多于雌;雌雄相当;雌多于雄。 .一个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与种群内部的婚配制度相适应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原因;2.种群的特征:;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二、“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2)公式:Nt=N0·λt (N0为该种群的起始 数量,t为时间,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 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若λ1,种群密度增大, 为增长型种群;λ1,种群密度减小, 为衰退型种群;λ=1,种群数量不变, 为稳定型种群)。;环境条件有限;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种群数量达到K值不再增加的原因: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最终达到平衡。;1、两种曲线模型比较;易错点1 混淆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并错将λ看作增长率 ;②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即: 增长速率=(本次总数-上次总数)/时间。 同样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其种群增长速率为(b-a)/年。 如图所示: 由此可见,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