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的文学史意义考论——从amp;quot;信言不美amp;quot;谈起.pdf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FUDAN No.32011
JOURNAL(SocialSciences)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老子》的文学史意义考论
——从“信言不美谈起
许结黄卓颖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老子一书,体道高妙,历来为前贤所称颂;《老子》一书,状道亦高妙,前贤却鲜有提
及。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一部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论道之作,《老子》言之有文,可谓信
而有征。因此,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发掘《老子“言之有文”的文章学价值,必然会促进我们对《老子文
学史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老子文章学信言不美经典接受文学史意义
《老子》作为先秦诸子中的重要著述,是中国道家学术的源头,它的哲学史意义和地位,是不容
置疑的。但《老子》作为一部文本、一部经典,对它解读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学术性、思想性,而且还
应该关注其“文之所以为文”的“文章学”价值。由于老子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信言不
美”,这就形成一种见解,《老子》一书是重“质”而轻“文”,重“朴”而轻“美”,这显然是历史的误解。
当然,在中外学者的研究中,对此问题也不乏洞见之明。如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老子疾伪,
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又如德国学者马丁·布伯在《道教》一书中论述《老
子》时说:“老子之言,绝非我们称之为言语的那种东西,而是如同轻风掠过海面时,取之不尽的海
水所发出的澎湃声。”其说甚精,然过于简单。缘此,本文拟从老子“信言不美”问题的提出以及义
理解释着眼,从“篇章语言学”或“文章学”的视域,对《老子》文本的自然观、语言策略、经典接受及
文章技法与评论多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彰显其文学史的意义。
一、“信言不美”:问题与解释
“信言不美”见载《老子》的最后一章,即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即真诚、真实;美,即华丽、华美。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云:“信者,如其实
也;不美者,朴且质也。”从字面上解,河上公注并没有问题,如果深入老子的文本与思想,正是这种
解释,造成了历史的误会,形成老子以质朴而反对“美言”的思维定势,以致对《老子》的分析也是重
“质”而轻“文”,忽略了老子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正因如此,后人引述老子的“信言不美”,
也只是一种词语的沿承与复制。如晋僧慧远《大智论抄序》云:“譬大羹不和,虽味不珍;神珠内映,
虽宝非用。信言不美,固有自来矣。”又如唐人张说《对标词文苑科策》云:“至如军国务广,政刑理
急。但至敬无文,信言不美。陛下欲听其说,必观于事;将逆其谋,先求诸道。”基本上限于词语的
层面,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延展思考。
[收稿日期】20lO—09—26
【作者简介】许结,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卓颖,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62
万方数据
老子为什么说“信言不美”?其中与文质思想有无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对“信言不美”与
“美言不信”的解释,王弼《老子注》比较通悦,即“实在质也”与“本在朴也”,因为老子求的是“实”
和“本”,所以在“质”与“朴”,这并不意味着老子反对语言的“美”。对此问题,清人刘熙载评苏东
坡文章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颇耐人寻味的深刻反题:“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东坡文不乏
信言可采,学者偏于美言叹赏之,何故?”①表面上这是以东坡文对照老子的说法形成的悖论,其实
却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信”与“美”的内在统一。明人朱得之《老子通义》解读此章说:
一信言’二句是纲,‘善知’二端是目,然有相因之义。博生辩,辩生美,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