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2.过程与方法:比较分析西汉汉武帝前和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史料分析法、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插图昭君墓(或者让学生看昭君墓图片)。我们知道历史上有昭君出塞的故事。这个昭君墓的主人和昭君出塞里的主人是一个人。昭君墓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10公里处,墓上草色青青,四季不变,所以又叫“青冢”。墓前树立着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诗的内容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名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前两句高度赞扬了王昭君促进汉族和匈奴族友好相处的历史贡献。这里的胡,指匈奴。匈奴是怎样兴起的?兴起后与汉关系怎样?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 简述匈奴的兴起、统一及其经济状况。 2. 汉初为什么要实行和亲政策?什么是和亲政策?其效果如何? 3. 西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条件是什么?简述其大致经过。 4.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5. 说出昭君出塞的时间、概括及历史意义。 三、针对问题,有效1.(1)匈奴的兴起:    ①生活的地点:蒙古草原。    ②生活方式:游牧生活。    ③骚扰内地:秦末,进扰内地。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2)冒顿统一草原:    ①时间:秦汉之际。    ②人物:冒顿单于。   (3)匈奴的经济: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有很大的进步,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2. 汉初的和亲政策:   (1)实行原因:西汉初年,经过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谷物奇缺,物价昂贵,再加上诸侯王割地称雄,没有力量抵御匈奴的进攻。   (2)含义: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的政策。   (3)效果:西汉所采取的这种和亲政策是建立在国力薄弱的基础上,匈奴视此为汉朝较软弱的表现,仍然年年挥师南下进行抢掠,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所以和亲政策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3. 西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条件: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 4.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 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军事上:大规模武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时间:汉元帝时。  (2)概况: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3)意义: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 ◆动脑筋: “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2. 冒顿单于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4. 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说明原因。 5. 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 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尽管匈奴贵族和西汉中央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秦末汉初,匈奴族居住在阴山以南到黄河之间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双方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互通关市。匈奴的马匹、牲畜大量运进内地,先进的养马技术也传到中原;汉族穿井、筑城、和统计人口、牲畜的方法也传到匈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内地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匈奴族文化经济的发展,部分匈奴地区已出现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2. 对汉代和亲政策的理解: 和亲是不同民族间的政治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