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1.pptxVIP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

三国隋唐的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

政治:从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间基本上

处于战乱情况,政权更迭不断。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学习,交融。

经济: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北方经济相对凋敝。

士族门阀的庄园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多数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材料1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

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杨《中国人史纲》;

◆区别道家与道教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是先秦时代的思想派,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教是宗教流派,道教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它劝人通

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唐朝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奉老子为其

祖,立庙祭祀;高宗乾封元年,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二年,加太上玄元皇帝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加号为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帝。;

历史纵横-—-魏晋玄学

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进行哲学反思,重新寻找新的精神家园。;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创自古代印度。佛

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

佛教致力于解??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一

一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思考】2、武则天时期为何“抑道崇佛”?

主要是政治斗争的需要。

武则天当上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受到李唐宗室的打压;而李唐宗室认为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人,把道教排在各种教派的第一位。

武则天上台后,为了打击李唐宗室,就极力崇佛抑道,把佛教排在第一位。;

中国佛教宗派

中国佛教共有八宗,即密、禅、净土、唯识、嘉祥、华严、律、天台。其中禅宗

又名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和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禅宗是中国特创的佛教,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而以佛教中一些最基本精神,来讨论和解决儒家最关心的心性问题,在沟通儒佛方面,大开方便法门。禅宗是中国本土文化孕育出来的最具特色的佛教宗派。;

材料2: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材料3: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

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据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佛教、道教兴起的背景;

时间;;

一、儒学、道教与佛出

文化冲突

2.社会反应:

(1)反佛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②劳动力不事生产;

③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虎溪三笑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不过,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据说,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

“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多事者,还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虎溪三笑”的故事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

建安

文学

田园诗;

注重韵律与对仗(大多华而不实)

孙策以天下为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