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x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通过认识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的发展

学习任务一: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表现在哪些方面?

1.农业京师遵化地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促进世界太原○定州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流。

兰州

2.手工业序波

奥近o福州

泉州

阳山

3.商业①新航路开辟,高产作物引入,丰富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增加,

人口增长。;

1.农业;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

时间地点明朝后期江南地区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部门丝织、榨油、制瓷等部门

标志手工工场中自由雇佣劳动的出现

本质近似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本铺拣选汉府八丝

妆蟒大缎茧绸宫绸

米行·照枫粮食

洋货行

兑换钱庄

川广药材

烟店

老杂货行

布行

青蓝梭布加长扣布

本客自置布匹松江大布;

乾隆三十年,仅苏州一地就有山西商人经营的钱庄81家。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

苏州历史博物馆等合编;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①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货币化,推动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商

1.农业业资本的集中。;

葡西荷等这些新兴的欧洲强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无一例外地

都处于贸易逆差之中,而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顺差之中。由于这种贸易;

微商会馆;

1.农业

2.手工业;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

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史仲文、???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3、重农抑商政策。;

针对训练

1.(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

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C)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②认识论、方法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

2.阳明心学

(明中后期);

①程朱理学获得官方推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②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③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根原是人心破坏。;

宇宙观心即理。

(2)内容

认识论、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行。;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王守仁;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李贽;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

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者,天下之大害。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内容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内容;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②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③对君主专制的抨击,具有早期启蒙色彩。

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提出新的社会方

案,未能推动社会转型。;

2.(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

“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

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