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学生用-学案37 文言语句断句——抓住四标志,思考六角度.docxVIP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学生用-学案37 文言语句断句——抓住四标志,思考六角度.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37文言语句断句——抓住四标志,思考六角度

复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2.借助语法、语境准确断句。

链接高考

卷别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4·新课标卷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文言断句题由客观题变主观题,更有效考查综合运用文言知识进行文言断句的能力。2024、2023年新课标Ⅰ卷、Ⅱ卷第10题断句题都设置为要求学生从8个左右的断句点中选择3个正确的停顿,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以往选择题单纯利用排除、猜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利用文言知识断句的能力。并且评分时会有0分、1分、2分、3分的层级区别,更好地体现了学生能力水平的层次。①所选句子多为叙述性句子,展示人物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50字左右。②设6~8处停顿,其中有两处难度略大。

2023·新课标卷

2022·新高考卷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活动一掌握断句的两种基本类型

类型一利用外部标志断句——4角度巧断句

1.判断词性,分清主谓宾

(1)先找出名词(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或代词(吾、予、余、尔、汝、公、卿、君、若、其、彼、此、之等),它们如果作主语,就在它们的前面断句;如果作宾语,就在它们的后面断句。代词有:

①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

第二人称:尔、汝、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

第三人称:彼、其等。

②疑问代词:谁、孰、何、奚、胡、恶、安、焉等。

③指示代词:此、是、斯、兹等。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2)动词、形容词常用作谓语,可以先找到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边练边悟]1.(2024·浙江宁波二模)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晋国不顺而多败百姓之不蒙福兄弟为豺狼以相避于天下由偃[注]之策失也。而重耳乃始伥伥焉游诸侯,阴蓄重利,以幸其弟死,独何心欤?

(节选自柳宗元《非〈国语〉》下)

【注】偃: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氏,字子犯,晋国重臣。

使晋国eq\x(A)不顺eq\x(B)而多败eq\x(C)百姓之不蒙福eq\x(D)兄弟eq\x(E)为豺狼eq\x(F)以相避于天下eq\x(G)由偃之策eq\x(H)失也

2.关注对话词,厘清对话内容

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并且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曰”“云”等表示说话的动词一般被看作断句的标志,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不可断开。具体情况如下。

(1)表示“称,叫作”。如《五人墓碑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在句首、句中是助词,无实义。如《诗经·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3)表示其他意义。如“云”,可表示“有”,《荀子·儒效》“云能,则必为乱”;也可表示“为”,《后汉书》“虽云匹夫,霸王可也”。

[边练边悟]2.(2024·河南郑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注],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胆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

(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度》)

【注】计:计簿,统计账册。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言于襄子eq\x(A)曰eq\x(B)中牟有士eq\x(C)曰eq\x(D)胆胥己eq\x(E)请eq\x(F)见之eq\x(G)襄子见eq\x(H)而以为中大夫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相国曰eq\x(A)意者eq\x(B)君耳eq\x(C)而未之eq\x(D)目邪eq\x(E)为中大夫eq\x(F)若此eq\x(G)其eq\x(H)易也

3.判断虚词,厘清句子成分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特别是一些议论性语段,根据虚词推断会使断句变得容易。

(1)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苟等。

(2)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后面则可断可不断。如时、顷之、向之、未几、是时、昔者、须臾、曩者、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3)句末语气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sf99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