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第35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VIP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第35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用书?第314页

第35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标要求

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初国际秩序的变动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其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如何理解?

提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2.从起因和进程上,扼要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从起因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从进程上看,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要求,列强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1.背景

根源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矛盾

英德矛盾

(主要矛盾)

争夺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

争夺阿尔萨斯—洛林、北非殖民地

俄德矛盾

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俄奥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使其成为欧洲“火药桶”

军事

集团

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两大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过程

起止时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主要战场

西线

英法军队与德军

东线

德奥联军与俄军

南线

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

主要战役

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

扩大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结果

1918年11月11日,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帝国主义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与反对。

3.影响

(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学生用书?第315页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4)1918—1919年,全球暴发大流感。[链接选必2·第14课]

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巴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地种种冲突。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问题阐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材料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时间

项目

1873年

1883年

1893年

1903年

1913年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40

40

41

43

生铁产量/千吨

6671

8666

7089

9078

10425

粗钢产量/千吨

582

2040

2997

5115

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

130

166

167

234

292

乙:1913年英、美、德电气产品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丙: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据[英]B.R.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等

读史:材料中甲反映了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缓慢发展的状况;材料中乙、丙通过数据反映了美、英、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探究:(1)材料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2)合理阐释材料反映的问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关系。

提示:(1)不矛盾。材料甲主要反映了传统工业,材料乙反映了新兴工业;材料甲反映英国自身经济发展状况,材料乙、丙反映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据乙、丙数据可知,1913年,美德两国经济实力上升,已经超过了拥有庞大殖民地的英法两国,按照旧的实力对比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