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安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传承创新思考
王俊青,胡祯英,袁文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属于古老的西南茶区,是茶树核心起源地之一。整个区域属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少日照、无污染的原生态茶区。天然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致使茶树生长缓慢,新梢持嫩性强,茶叶有效成份相对含量较高,形成的茶产品水浸出物多、氨酚比适宜,这些都是优质茶叶的内在品质。安顺的产茶历史和茶文化记载始于明代,相传在朱元璋调北镇南、汉族入黔期间带来了江南地区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如《安顺府志》所述:“俗名丛茶,谷雨前采者名毛尖;色味俱佳,多产大水桥(现西秀区大西桥镇)。”[1]同时,当地还有“朵贝茶”“白沙茶”“永宁毛尖”等各朝代贡茶的故事记载,镇宁王占马古茶山、关岭茶马古道遗址、平坝屯堡驿茶等,印证了黔中茶文化发展的辉煌历史。
安顺自古出产茶叶,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茶史专家邓乃朋在《贵州产茶史》一文中指出:“宋代,有了向封建王朝进贡茶叶的记载。(宋)乐史撰写的《太平寰宇记》中,有夷州、播州、恩州以茶为土贡的记载,是为贵州有贡茶的开始。”产自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的“朵贝茶”就是贵州进贡的一种历史名茶,号称贵州十大历史名茶之一。时至今日,在化处镇朵贝村、张家寨、播仁村等地,仍有千余株历代所种之古树,树龄最大的古树树龄已逾千年,至今仍然枝叶繁茂。但直接记载安顺茶历史的,则在明代的《贵州图经新志》、清代的《安顺府志》、民国的《续修安顺府志·农林志》中可以找到记录,指明了安顺茶树的人工栽培,是从600年前洪武年间开始的,安顺茶产业部门2018年的调研发现,至今安顺很多县区均有屯堡人种茶的痕迹[2]。
历史上旧属永宁州(今安顺市下辖的关岭县)的晴隆县(明朝时的安南卫,曾与永宁州同城而治)、普安县交界处,在1980年7月农业普查时发现了一块茶籽化石。此颗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距今1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证明了早在100万年前,晴隆县就有着野生茶树在此生息繁衍;也证明了贵州安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之一,至此安顺的茶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今天安顺镇宁、关岭、普定、西秀各县区都还能找到自然生长的野生古茶树,仅在镇宁县革利乡王占马村,就有小叶灌木茶树三万余株,树龄均在300~600年左右[3]。
茶文化包含了以茶为载体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茶的种植技术、制茶工艺和独特的饮茶习俗等都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精神文化和社会意识,进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
2.1.1种植技术
安顺茶从明代开始人工种植,种植技术来源于江南。安顺老茶人秦德俊描述:“老祖宗老前辈讲,当时屯堡(读作pu音)来的移民为了划分地界,把茶种背来撒在地界上,地界就以茶叶为界。600年前的栽培都是间作式的栽培,就是一行行地种来划分地段作为界限。后来由于人口增加,要将土地再细分,就逐步加密茶行,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条直间作茶园。像西秀区狗场屯、平坝区天龙、普定县的朵贝等,都是江南移民过来栽植的。”也就是说,先进的茶树条栽方式在600年前黔中地区已被运用,这极大地促进了贵州茶叶种植技术的发展。
2.1.2制茶工艺
安顺民间有谚语:“自古安顺是茶乡,名优绿茶享远方。曲扁直圆样样有,天赐人树茶飘香。”这句谚语总结了安顺的制茶技术,不仅好也很全面。《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农林志”篇云:“其产量稍逊于东乡,然制法精良,色香味俱佳。茶商称为上品,销路颇广,即俗称为‘小锅茶’者是也。”这说明历史上安顺的小锅茶是很出名的,小锅茶就是用砂锅炒茶,很自然,不受什么污染,炒出来的茶汤比较清亮。之后在制茶发展进程中各地又出现了一些名茶,如镇宁的白沙茶、关岭的永宁毛尖、普定的朵贝茶,都在历代成为过贡茶,在当时都是比较有名的。据考证这些制茶技术是屯堡人从江南带来,已经不是当地仡佬族先民在山上折野茶,用柴火烤一烤后摘叶子来泡的简单粗制方法了[4]。但屯堡人的制茶技术在黔中这块土地上,演变形成了安顺人自有的小锅茶制作技艺。
2.1.3饮茶习俗
安顺的饮茶习俗离不开屯堡文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屯堡驿茶了。明清时期,屯堡除屯军之外,还具有一个重要功能——驿站。那时候战乱十分频繁,加上贵州的瘴气非常严重,来到这里的人容易中暑生病,驿站人员调制了能够生津解渴、避暑驱寒的茶水,供应送信和来往的官员饮用,“驿茶站”因而得名。驿茶站熬制的茶水,由当地的屯堡茶叶(又名小锅茶)添加生姜、甘草、金银花一起在土罐中煎煮,煮好的茶汤添加蜂蜜后倒入大土碗饮用,所以又称屯堡大碗茶[5]。至今,在平坝天龙屯堡古镇,还保留着售卖屯堡驿茶的茶水摊。除此之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饮罐罐茶的习惯,如苗族、仡佬族用小瓦罐冲煮的烤茶,布依族的竹筒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和艺术创新.docx
- 自然语音的数学真相探析.docx
- 新媒体语境下国内粉丝文化的超越与延异——以“叨叨记账”为例.docx
- 从语料库来看日语再归使役句的语法特征.docx
- 汉文化体验馆新型模式研究——以黄石地区为例.docx
- MCN:作为文创新场域的再发现——基于实践和研究发展的综述.docx
- 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docx
- 清代包头旅蒙商发展述略.docx
- 用中医药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究.docx
- 以历史文化教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兼论《中国近现.docx
- 2025年智慧体育公园跨境数据共享平台在体育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docx
- 中药绿色生产技术专利分析及产业应用前景探讨报告.docx
- 2025广东中山南朗翠亨文旅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与数据交易平台用户需求研究报告.docx
- 元宇宙虚拟会展2025年参与者动机与沉浸式体验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绝色心理测试题及答案.doc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pptx
- 银发网民在线心理咨询平台使用分析报告:2025年适老化心理支持.docx
- 前瞻性分析: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质量与业务拓展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绥化市兰西县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