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件:登革热.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原的发现:1779年埃及开罗、印尼、1780年美国先后报道发生DF,至今已有200多年;1940年代分离到病毒 病原的来源:非洲的可能性大 媒介的发现:1903年首次证实由蚊虫传播;1906年进一步证实DF由埃及伊蚊传播;1916年证实白纹伊蚊也是DF的媒介, 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登革病毒黄病毒属(Flavirus),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各型间没有明显的免疫保护。 DF广泛分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呈现地方性流行。 WHO估计,全球约25亿的人群处于DF的威胁中 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50万为DHF病例(其中大部份为儿童) 1955-2011年共有100多个国家发生过DF/DHF 1998年,全球报告120多万例DF/DHF病例,2001年美洲报告超过60万例DF(其中5000例为DHF) 1873年在厦门,1928年在广州及珠三角,1940年在上海等地,1945年在福建、汉口等流行 静息30多年后,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发生本病,当年全省报告22122例 1980年在海南暴发,全省报告452676例 1978-2001年,全国共报告68万例,死亡501例 2002年全国报1606例 2003年全国报93例 1981年的流行实际上1980年流行的继续,全国只有广东(当时海南岛属广东省管)有病例报告。 * 2006年 1044人 2007年 539人 2008年 202人 2009年 305人 2010年 223人 2011年 120人 2012年 575人 2013年 4558人 2014年 46864人 *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均称虫媒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5%~10%,但它的病死人数则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30%~40%。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是不尽相同的。以乙脑为例,刘起勇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它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在夏秋季流行,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种有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为猪。最近全国不少地方紧急为宠物猪、商业猪打乙脑疫苗,其实也就是控制乙脑的传染源 伊蚊是蚊科类昆虫,是伊蚊属的通称,具有很多种类,分布全世界。伊蚊是蚊科中最大的一属,近1000种。在中国,伊蚊有100余种。中国伊蚊中比较重要的有覆蚊亚属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已证明为登革热媒介的蚊类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赫布里底伊蚊、波里尼西亚伊蚊、盾纹伊蚊和中斑伊蚊。 成蚊喙细直或略弯。无气门鬃而有气门后鬃。翅瓣有缘。除极少数种类外,纵脉6末端明显超过纵脉5分叉位点,鳞形对称。爪垫不发达。幼虫有完整的下颚缝。触角末端不分节。腹部第 8节有栉。呼吸管具梳,具1对呼吸管毛1-s,并远离管基部。   伊蚊多孳生于树洞、竹筒、叶腋、缸罐、石穴、坑洼等小型积水中,有些种类则在稻田、沼泽、水塘中生长。卵单产,通常产于容器的潮湿内壁或孳生场所的湿土上。滞育卵耐低温和干燥,并以此越冬或度过干旱季节。在自然界,蚊卵一次水淹仅部分孵化,其余须经二次或更多次水淹才能孵化。人们认为,这是对易干的容器积水的适应。幼虫多在水下活动,刮食附着在水淹物上或水底的低等生物或其他有机物;少数种类,如霉蚊亚属,幼虫肉食。雌蚊白昼或夜晚吸血。   伊蚊还很善飞。一般蚊子飞程仅有数十至数百米,最远不过1000~2000米。而伊蚊却能连续飞行5000~6000米,而且十分敏捷,可随心所欲地进行俯冲、急转弯、前后滚翻、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度动作。有一种伊蚊在雨中飞行时,竟然能躲开所有雨点,待抵达目的地时,身上居然没有一点儿水珠。这种高超的飞行本领实在令人类望尘莫及!难怪人们举起双掌对准伊蚊拍过去,满以为能置其于死地时,它却能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伊蚊多是凶猛的刺叮吸血者,有些则是黄热病、登革热等虫媒病毒的传播者,少数种类是丝虫病的媒介。中国伊蚊中比较重要的有覆蚊亚属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纷蚊亚属的东乡伊蚊及伊状蚊亚属的刺扰伊蚊。此外骚扰蚊亚属的背点伊蚊、黄色伊蚊、刺螫伊蚊以及叮刺伊蚊都是凶猛的吸血者,在它们的大量发生场所,对人畜骚扰很大。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是具银白斑纹、跗节有白环的深褐或暗黑蚊虫。中胸盾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