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李清照“愁”之品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李清照“愁”之品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内容应该以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古代的诗文经历了时光的淘洗而留存至今,是因为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的核心有二:一为价值观,二为审美观。这也是语文学科中最重要和宝贵的教学资源。 我以为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品读”“体味”“审美”三个关键词。品读感受汉语之美,获得驾驭语言的能力;体味感受人性之美,获得人生借鉴的教益;审美感受艺术之美,获得艺术表现的体验。我主要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我的教学的。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语言、句式、诗歌意象三个方面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上课导入: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被称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女词人,她拥有年轻时的幸福快乐,也亲历了中年以后北宋灭亡、丈夫去世的伤痛。这就是宋代的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声声慢》。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词作讲评 师:感情是诗歌的灵魂,要想读好一首词,首先要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注意把握好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师:用词作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词的感情。 生:“愁” 师: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要想进一步体会这首词,还必须注意它在语言上的特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 此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何?(选取此句鉴赏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总结。以下词句鉴赏方法相同。) 教师引导:挖掘“寻寻觅觅”这四字后面隐含的信息;挖掘“冷……”后面隐含的丰富情感。这14个叠字极富音乐美,所以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细细地体味,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师:词作中是否还有别的语句需要注意的吗?引导学生看到这首词中的四个问句,这四个问句强化了抒情的效果,有对晚风的憎恶,有对菊花的怜惜,有对日长难熬的怨恨,最后归结到一腔无休无止的忧愁。用这种疑问的语气抒情,更加深婉凄楚些,这些问句该如何读?请同学自由朗读体会。 师: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还是形象的艺术。做为诗词的独特形象,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应抓住诗歌的意象分析赏析, 1、“淡酒”看到写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要说的是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用意含蓄,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引导:古诗词“雁”意象的固定内涵。借“雁”之意象来传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