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鸦片战争时期的姚莹2010PPT.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鸦片战争时期的姚莹2010PPT

第三讲 鸦片战争时期的姚莹;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年号展和,因其书斋名“十幸斋”,故又自称幸翁,安庆桐城麻溪人(今枞阳钱桥),清朝嘉庆时进士,为桐城派姚鼐的侄孙。他不仅以散文著名于世,被称为桐城古文八大家之一,而且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坚决反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爱国官吏;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早放眼世界、始终不渝地力主了解、学习西方的优秀人物。 ;枞阳志---十九;《清史稿·姚莹传》说:“莹师事从祖鼐,不好经生章句,务通大意,见诸施行。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所著《东溟文集》、《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康輶纪行》及《杂著》诸书,为《中复堂全集》行于世。他学识渊博,资兼文武,热衷经世之学,青年时期与龚自珍、魏源、张际亮等“慷慨激励”之士交往,关心现实,注意时事,在士林中颇具进步思想。;姚莹一生经历: ;林则徐(1780-185O)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倡经世之学。 嘉庆二十五年(1822),任浙江杭嘉湖道。道光三年(1823),任江苏按察使。十一年,擢东河河道总督。次年任江苏巡抚,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办赈。十七年,擢湖广总督。十八年,复奏支持黄爵滋严禁吸食鸦片的主张,提出6条禁烟措施,在湖广地区大力开展禁烟运动。旋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二十一年,奉命赴浙江镇海协防,旋即遣戍伊犁,途中奉命留开封襄办黄河决口。次年竣工,赴戍伊犁。二十五年起复,历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二十九年因病辞归,病死广东普宁。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等。历 ;林则徐像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魏源 ;魏源 (1794~1857)   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道光初年,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巡抚幕僚,主持《皇朝经世文编》纂辑事宜,对海运、水利诸政多所建言。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14卷 ;   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则徐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50卷,后续增至100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道光二十五年,魏源得中进士。之后,曾任知县等职,官至高邮州知州。咸丰七年(1857)三月,在杭州僧舍病故。有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著作多种存世,1976年,中华书局集魏源诗文杂著合为《魏源集》刊行。 ;一、主张改革的经世派;姚鼐后来一再标榜“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是与他们伯父姚范及刘大櫆 的教导分不开的。姚莹少时学于其从祖门下,“与其乡方植之(东树)、刘太学孟涂友善”。特别是姚鼐主讲敬敷书院期间,敬敷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由操江巡抚李曰芃 。建在安庆城内,初名培原书院,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1736年改名为“敬敷书院”。姚鼐曾两度任书院“山长”(院长)姚莹“居院中,先生(鼐)与言学问文章之事,始得其要”。可见姚莹是桐城派古文大师的嫡传弟子。 ;他继承了桐城派文风,但用意却在于“经世”。他虽科举出身,但不好八股俗文,他善于论述时事,分析利弊得失。其作品不假傍、不空谈,思路纵横驰骋,落笔必言之有物。人们将他与姚鼐的另三位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合称为“姚门四杰”。;但是,姚莹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经历毕竟不同于他的先辈。当时,康雍乾的“盛世”已经过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犹如日之将夕,惨淡无光,西方侵略者则在国门外虎视眈眈,频相凌逼。社会在动荡,历史在转折。一部分有见识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深以国家的前途为忧,纷纷不满于烦琐的考证和空疏的理学,要求从汉学的桎梏和宋学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研讨更切于实际、救世除弊的学问。于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倡经世致用,呼吁社会变革,要求抵御侵略,注意研究西方,成为一股思潮在知识界中激荡。 在这股潮流中,龚自珍、魏源和林则徐等便是最著名的代表。而姚莹也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冲击,面向现实,“夙留意经世之学,不为詹詹小言”,在积极参加经世改革实践的同时,从事“修已治人”的理论研究。 ;经世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动中兴起的儒墨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名用,盖未有空言无事者也”,已将经世之学的种子植根于中国文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