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难点与对策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难点与对策
摘 要:本文在对邯郸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从金融视角,提出了政府强力推进,财政持续激励,金融及时跟进,科技提供支撑等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难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循环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08-0035-03
一#65380; 对邯郸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调查
河北邯郸市位居华北大平原,一年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65380;动植物繁育条件,非常适宜林业#65380;粮食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邯郸市连续实施了优质粮食(小麦#65380;玉米)繁育生产基地#65380;棉花生产#65380;林木繁育基地等一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农业循环经济开始向规模化#65380;园区化发展,有效带动了农业的增产增收。2007年,邯郸市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
通过对邯郸辖区十四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其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归类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上促下带的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动植物规模生产模式
其中有优质粮食科学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链。每年为国家提供优质粮食410亿吨,蔬菜721亿吨,皮棉12.8万担;余粮#65380;饲草――饲料――养殖――皮#65380;肉制品链。该链条以临漳#65380;邱县的獭兔#65380;山羊养殖为典型,对当地GDP的贡献率达2%;棉花――棉籽――棉油――棉籽壳――食用菌链;绿色果#65380;蔬种植――加工运输链,主要品种为蟠桃和反季蔬菜,发展品种40多个,通过农业部#65380;省级认证的品种15个。
(二)以沼气为纽带的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模式
养殖废弃物――建沼气池――沼气照明做饭――沼渣制肥#65380;做饲料――沼液喂猪#65380;做植物叶面肥。用沼液喷施过的农产品口感好,保存期长,用澄清的沼液喂猪,可促使生猪提前20天出栏。辖区十四个市县常年牲畜存栏量达423 万头(只),沼气池保有量达50万户,每年生产无公害蔬菜占蔬菜总产量的70%以上。每个沼气池用户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
(三)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秸杆电站模式
国能成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秸秆发电厂)每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20万吨,增加发电量1.8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0多吨,农民增收4500万元。
(四)以林木生产为龙头的林――水――田循环模式
其中林木种植――林下经济(间种经济作物)――林木加工链和地上植树――林下养鸡#65380;食用菌――鸡粪肥树――树虫喂鸡的循环模式,较其他种养模式每亩可增收5000―8000元。
(五)集种养#65380;加工#65380;观光#65380;度假为一体的企业园区模式。
利用沙荒地建林#65380;水,田#65380;塘#65380;场等,林木繁育固沙涵水,护田养鸡,田产粮,水养鱼,余粮搞养殖,排泄物建沼气,沼渣#65380;沼液返鱼塘,形成集狩猎#65380;垂钓#65380;采果#65380;野餐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形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邯郸市农业循环经济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经济效益已逐步显现,循环经济种类比较健全,废物利用比较充分。2001―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1%,农业循环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在2.3个百分点左右。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政府统筹规划和科学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区之间#65380;产业之间#65380;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机制还未形成,政策支持不够有力;科技支持乏力,利益导向不够明确,氛围不够浓厚等等。其中,缺乏资金的大力支持是限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65380;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支持难题
(一)农业产业循环系统庞大,对资金需求额大面广,但能够提供持续资金支持的主体很少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首先要有健全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65380;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及完善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及推广网络,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性开发。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的交通#65380;通讯设施以及水利#65380;能源和市场设施落后;农业机械现代化目标值尚未完成三分之一;以良种选育与推广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尚未形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不健全,致使农产品品质参差#65380;无标生产#65380;无标上市#65380;无标流通现象严重,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