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永好 从“专业户”到“资本家”三步跨越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养殖专业户,成长为90年代早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企业家,再到90年代后期以来实现跨行业跨产业发展、产融结合的资本家,刘永好四兄弟的创富历程经历了三个清晰阶段。我们发现,有着改变个人盈利模式魄力和;中动的刘氏兄弟,在这个过程中总能踏着当时政策解禁的节奏逐步显露他们的商业智慧。
刘永好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好)的创业经历可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82―1988年“专业户阶段”,通过养种鸡、鹌鹑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从起家时的1000元发展到1000万元;1989―1996年“企业家阶段”,经营饲料企业,净资产从1000万元积累到约5亿元;1996年至今的“资本家阶段”,通过产融结合、资本运作,四兄弟身价合计突破100亿元。
第一阶段:1982―1988年“专业户”时代
拿死工资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财富算术式增长的模式,而创业则是高风险、高收益,财富几何式增长的模式。刘氏兄弟早在1982年就能迈出这一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决心。刘永行曾这样形容当时的创业环境:“计划经济就像一块大水泥块,被一个伟人用大锤砸出了许多裂缝,我们就在艰难中、在裂缝中成长起来。”
刘氏兄弟以1000元起家,刚开始时的业务就是收购农民的种鸡蛋,然后用自己研制的孵蛋机孵化小鸡出售。事业起初一波三折,第一个合同就被人骗了,等好不容易收回投资,过度辛劳又不断让他们生出放弃的念头。后来老三陈育新发现:鹌鹑五毛钱一只,而蛋的成本仅七分钱,一对鹌鹑1年可以抱5窝小仔,就是100多元,于是兄弟们重点饲养鹌鹑。他们经过科学选种、调配饲料,使鹌鹑蛋成本降到二分钱一个,养种鹌鹑15万只,孵化率是90%,只需要十几天就完成二分钱向五毛钱的突变,而且还供不应求,生意这样越做越大,并带动了周边农民大量养殖鹌鹑。到了1988年当他们发现市场上鹌鹑太多了,全县、全成都、全国都吃不掉时,刘氏兄弟果断放弃鹌鹑养殖,清点资产为1000万元,这是他们的第一桶金。
第二阶段:1989-1996年“企业家”阶段
刘氏兄弟???起饲料加工,我们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外部原因,泰国正大集团1979年进入中国(1984午进入四川),为中国农民带来了具有现代概念的全价颗粒饲料,并辅导他们建立了全新的养殖模式,其饲料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刘氏兄弟心中的模仿对象;二是自身原因,刘氏兄弟在养鹌鹑的时候也为农户提供鹌鹑饲料,并不断改进饲料配方;三是商业契机,1988年刘氏兄弟成立了自己的饲料研究所,1989年自行开发出“希望牌”1号乳猪配合料,质量与正大饲料相媲美,吨价却低60元,“希望”饲料一举成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刘氏兄弟在鹌鹑养殖中建立了自己的生态链:“鹌鹑粪喂猪、猪粪喂鱼、鱼沙喂鹌鹑”,鹌鹑粪成为他们后来进军猪饲料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说法颇能解释刘氏兄弟怎么由鹌鹑养殖户转变为“饲料大王”的。
希望集团1992年正式注册,并见证了配合饲料逐步替代混合饲料成为中国主流现代饲料的发展历程,1988年时配合饲料市场占比50%,而今已超过80%(附图)。中国饲料行业目前三家公司三足鼎立:希望集团在猪料领域确立了优势地位,正大集团在鸡料业务上独占鳌头,而四川另一位富豪刘汉元的通威集团在水产饲料领域占据了国内最大份额。
希望集团成立时首次明晰产权,刘氏四兄弟各占1/4股权,并分别成立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南方希望四家二级子公司,其中老大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老三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包括新津饲料场和饲料研究所),老二、老四到各地发展饲料分公司。
进入“企业家”阶段后,刘氏兄弟为保证更多优秀人才融入公司,较早提出退出家族式管理,尽管四兄弟的夫人也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但最后也相继退出。经理人制度使希望集团吸引到不少人才,包括海归学子。后来新希望股份公司也坚持不用刘永好亲属,监事会职责明确、监督有力,公司治理结构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是最为规范的之一。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资本家”阶段
以1996、1997年划界,刘永好步入产融结合发展阶段。一是1996年刘永好参与发起成立民生银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刘永好此时已开始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寻求产融结合之路;二是1997年初,刘永好在南方希望基础上组建新希望集团,并分拆出新希望股份公司于1998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新希望”名声鹊起,隐约让人以为是希望集团的“发展与超越”;三是希望集团饲料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也告一段落,中国整个饲料业进入微利时代,新希望股份上市募集的资金不得不放弃全部投资在饲料业务上的计划,调整为从新希望集团手中取得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