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了国家扶持,还需要什么?日本诺奖得主的寂寞与坎坷
除了国家扶持,还需要什么?日本诺奖得主的寂寞与坎坷-历史论文 除了国家扶持,还需要什么?日本诺奖得主的寂寞与坎坷 本刊记者 | 周冉 瑞典皇家科学院10 月7 日宣布,2014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原因是他们在蓝光LED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有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人们能在超市便宜买到节能而明亮的灯泡。 从1949 年汤川秀树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起,包括日裔美籍的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南部阳一郎在内,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日本人为什么能在短时期内频繁获得诺贝尔奖认可,国内外媒体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比如国家科研经费投入、重视基础研究、研究环境宽松等;就个人而言,除了卓越的研究精神和科学素养,还必须打得过寂寞与坎坷。 不可或缺的科研大环境 2001 年3 月,日本出台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在21 世纪头50 年里培养30 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份计划提出了几个重点方向:基础研究、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新领域的跨学科融合。 与之相配套的,是巨大的经济投入。从2006 年到2010 年,日本拨出25兆日元(相当于2500 亿美元)用于政府研究开发投资。科研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以上,这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居于首位。 大量科技精英投身其中。截至2002 年4 月1 日,日本科研人员达72.8万,仅次于美国的110 多万。在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心体系中,日本科技单项地位一直保持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日本很少行政干预科学研究,申报课题也无须层层审批,有充足的时间、空间。日本的指导教师和研究所人员申报课题采用课题注册制,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在1 页或2 页的申请书(最简化)上写入研究项目和内容,不必层层审批,一定份额的经费就会拨下来,保障其一到两年的研究。另外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以科研带动教学,自主招生和招聘教授、研究员,自主评职称。 日本官方为了获奖也采取了非常“露骨”的宣传战术。他们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内设立了“研究联络中心”,任务是游说诺贝尔医学奖评奖委员会的委员,向他们大力介绍在医学领域取得成就的日本科学家,甚至还邀请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专家免费到日本旅游。对此,诺贝尔基金会的安德斯? 巴拉尼说:“基金会有足够的钱,到哪儿去也不需要别人出钱。”英国《卫报》则评论称,在宁静的学术界,日本的这种“直率”史无前例。瑞典人也认为,日本人的意图“直白得前所未闻”。 耐得住寂寞 国家追求诺奖已经迫不及待,科学家们却必须耐得住寂寞。诺贝尔奖是个相对滞后的评判指标,获得者的科研成就大都取得于二三十年前。《华尔街日报》形象地指出,要确定2010年的创新领袖,我们可能不得不等到2060 年。以此次得奖的三位日本科学家为例,他们的研究成果都产生于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而不是近几年。 在1956 年召开的半导体国际学术会议上,日本人赤崎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没有得到任何反响,这位“荒野里的孤独前行者”终于在1960年成功研发出高品质的晶体。 中村修二大学时就已结婚生子,1979 年毕业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妻子家乡德岛县一家名叫日亚化工的企业。在这个一切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小公司里,中村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早期的一些发明并不畅销,被叫作“吃白饭的”,“上司每次见到我都会说,你怎么还没有辞职? 把我气得发抖”。由于公司不允许,中村此前没有发过一篇论文,他完全没有被当作研究人员看待。同事们在工作中也不与他交流,研究发光二极管的人员对他的请教爱理不理,连开会都没人通知他,整整一年,“没有一点儿好的回忆”。 中村早期的研究并不被老板看好,但发明刚刚问世,日亚便以公司名义申请了专利,并开始大量生产出售蓝色发光二极管,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LED公司。发明人中村修二获得的全部奖励是两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41 元)的奖金。中村修二后来离开日本,到美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由于拒绝签署“保证3 年内不再从事蓝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研究”的合同,导致在日亚工作了20 年的中村没能领到退职金。 获得诺贝尔奖后,中村在各种场合的发言都难掩自己的愤怒,《日本时报》文章承认,直到今天,日本企业仍不情愿在研发上承担更多风险或补偿员工的知识产权,导致产生下一个伟大发明的动力不足。 与中村修二相比,2008 年因发现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下村修教授等待的时间更长。下村教授的重要发现是在33 岁时发表的,他的全部关键实验都完成于46 岁以前,此后一直默默无闻。2008 年获奖时下村教授已经80 岁高龄。 下村修教授是海洋生物学权威,他认为自己能够得到诺贝尔生物学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