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从家庭建构模式浅谈《聊斋志异》的婚姻爱情观.docVIP

教育教学论文 从家庭建构模式浅谈《聊斋志异》的婚姻爱情观.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从家庭建构模式浅谈《聊斋志异》的婚姻爱情观

从家庭建构模式浅谈《聊斋志异》的婚姻爱情观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组成要素,不同的家庭建构模式反映了不同的婚姻爱情观念。蒲松龄用浪漫与现实的笔法勾勒了不同的婚姻爱情图画,他突破了单一的人与人的婚姻爱情模式,创造性地开启了人与狐、人与鬼和人与精灵的新的家庭婚姻爱情的模式。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而且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张力。 关键词:料斋志异;婚姻爱情观;家庭建构模式 清代作家蒲松龄仅以《聊斋志异》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史上的地位。其中描写家庭婚姻爱情的占有很大篇目,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表现出了崭新的婚姻爱情观。婚姻是两性结合的重要形式,家庭是建立在婚姻爱情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封建婚姻的特点是:讲究门当户对、父母包办、男尊有别和贵贱有序。联姻方式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方式,青年男女很少有自主选择权。封建婚姻多缺乏民主与自由的气息,并且婚姻的目的不是以二人为主的幸福生活,而是像《礼记·昏义》中所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1]这种缺乏主体性的婚姻爱情在蒲松龄笔下是不多见的,因为作者有自己独特的婚姻爱情观。 一、家庭建构模式形成的原因 家庭建构模式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决定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社会生产关系,主观因素是指作者能动性的创造。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婚姻爱情的理解,所以会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更恰当和准确地阐释作者思想和情感。 首先,作者对婚姻爱情表现出自主独立的觉醒意识。《聊斋志异》中有很多反映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摆脱父母包办,追求自主婚姻的篇目。主人公对婚姻爱情自由的追求与斗争表现出了明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青梅》中,小姐阿喜的婢女本事没有人身自由的下人,她因敬重张生(张介受)的为人和倾慕他的优秀品质,便想促成小姐阿喜与张生的姻缘,最终因阿喜的父亲嫌贫爱富而作罢。青梅冲破封建礼教的压制和囚笼,大胆主动地追求张生。当受到小姐阻拦时能以“不济,则以死继之”来驳回自己对爱情的权利。又如《莲香》中的莲香与桑生能为爱情不惜就死,重投人世,再续姻缘。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的那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2]自主独立的觉醒意识还表现在对爱情的不盲从。如《阿霞》中的阿霞,当所托之人景生薄情寡义时,能不迷信,毅然断绝与他的联系。《云翠仙》中的云翠仙能怒斥梁有才见利忘义的卑劣行径,愤然离去。她们去捍卫自己的自由、尊严和幸福,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任人摆布和玩弄,独立自主理性地把握着人生的转盘。 其次,作者对婚姻爱情表现出民主平等的争取意识。传统的婚姻爱情建立在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基础上,对丈夫柔顺、对公婆谦敬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一而终和可守贞操更是女性身上的枷锁,这些无不束缚着她们对平等与民主的争取。周代官方提出“四德”的要求。《礼记》还提出:“妇顺者,顺于舅姑”,“妇将有事,大小比请于舅姑,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3]不仅限制女性的自主权和平等权,还对女性的依附关系作了详细的规定:“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么说来,封建婚姻爱情是建立在极不平等的层面上的。《阿霞》站在女性的立场呵责景生对妻子的诟骂,她说“负夫人甚于负家,结发者如此,何况其他”。《霍女》中霍女三易其夫,不觉有失妇德,而是光明正大。鲁公女、白练秋、莲香和翩翩都是讲平等和民主作为婚姻爱情的前提的。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经济地位的平等是人格平等的保障。蒲松龄注重经济地位的平等,所以《聊斋志异》中的辛十四娘能勤俭持家,以纺织为能事,翩翩取白云为衣,拿山叶做饼,自立自足。黄英更是能凭借劳动和智慧创造不少财富,比起丈夫马生的迂阔要显得现实和理智。这些都是争取民主与平等所得,是婚姻爱情走向民主平等的重要历程。 再次,作者认可的婚姻爱情观能打破门第观念,并且注重内在性情。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深受身份门第之苦而含恨不能两全。唐传奇《霍小玉传》霍小玉因身份卑贱而被负心人李益抛弃后饮恨而终。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张生因白衣出生,不得与相国之女崔莺莺永结同心。《聊斋志异》冲破了这种不合理的世俗观念,正如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中所说,唐传奇中士子与妓女的爱情基础是郎才女貌,而《聊斋志异》是对唐传奇的升华,贵在知己之心。这种内在性情就是重真挚感情、重高尚品德、重知音知己重理解信任、。《阿宝》 、《阿秀》、《青娥》 、《白练秋》 、《香玉》 、《连成》 、《晚霞》中男女青年都重真情。孙子楚喜欢阿宝,阿宝戏之“去枝指,当归之”,孙回家果真“以斧断其指,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魂随阿宝去,又变成鹦鹉陪伴于阿宝左右,终于感动阿宝。封三娘择偶时能不以贫富论,李翁将义女薛慰娘嫁给家徒四壁、贫无生业的儒生丰玉柱。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